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一發燒,還未弄清楚什麼病,就自行給孩子服退燒藥,到醫院看急診的家長走進急診室,第一句話常常是:「大夫,快給我孩子打個退燒針吧!」家長認為孩子燒一退病就好了,正因為這樣造成了不少悲劇。
曾有的孩子半夜突 然發燒39~40℃,家長一摸孩子發燒了,拿半片退燒藥給孩子服,一小時後孩子 大汗淋淋燒退了,家長放心地睡覺了。第二天清晨醒來,孩子面色蒼白、四肢冰冷、昏迷不醒,送到醫院檢查,為中毒性痢疾晚期。還有的家長孩子連續發燒好幾天不到醫院看病,而一燒就給退燒藥吃,一日3~4次,連續服了好幾天以後病情越來越重,到醫院檢查血常規,為粒細胞減少症。這些都是家長未弄懂孩子為什麼發燒就亂給吃退燒藥造成的。
人類能維持體溫恆定,確保機體產熱和散熱近於相等,靠的是中樞神經系統對內臟器官的「 管理調節」機能。體溫調節中樞位於丘腦的前視區,產熱和散熱靠神經介質。細菌、病毒,感染,組織損傷、燒傷等都可使體溫升高。體溫升高是機體對疾病的自然防禦反應,可增強吞噬細胞的殺敵能力。發燒的高低,熱型還有利 於疹病的診斷。
一般情況下,醫生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發燒的程度決定是否給孩子使用退燒藥。有的疾病需要觀察熱型,才能做出正確診斷,如結核病、傷寒都 有它特殊的熱型,大部分疾病發燒都有一定規律,發燒只是一種現象,甚至發燒是疾病給人們的一種信號。孩子發燒到醫院就診,要按醫生的吩咐治療,在疾病未診斷清楚之前,退燒可掩蓋症狀,延誤診斷及治療,退燒只治標不治本,只能暫時退熱4~6小時,而不能阻止炎症的繼續發展,並且退燒藥有很多副作用,如 粒細胞減少、過敏反應、凝血障礙等。
所以給孩子使用退燒藥要慎重,必須及時,要根據病情、年齡,按 公斤體重計算用藥,不要隨便使用,如38.5℃以下,最好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如冷水袋、冷毛巾敷頭部,並多飲溫開水,這種方法不僅安全舒適,還可避免出大汗而消耗 體液。
另外,對於一些特殊病人要特殊對待,如容易出現高熱驚厥的病人,一旦發燒就需要用退燒藥,但服藥後要馬上到醫院就診。
文章來源: 中國南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