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家偉:冷薰南與李莊同濟大學的「吃人案」
【大紀元10月23日訊】抗日戰爭時期,同濟大學遷來四川省宜賓市李莊古鎮。此地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堪稱一方寶地。師生們利用舊房,因陋就簡建起了自已的校舍。在那遍地狼煙國難當頭的日子裏,總算有了個棲身之所。當縷縷炊煙升起,琅琅書聲傳出,更顯得一派生機和濃鬱的學術氣息,令人欣羡不已。真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一件誰也沒想到的怪事發生了……。
一天上午,一個牧童在該校背後,邊放牛,邊玩耍。忽然,一股濃濃的藥味進入了牧童的鼻內。這孩子天生好奇,東嗅西聞,斷定這氣味是從學校的一間屋內傳出的。因校舍簡陋,牆與屋都不高,牧童便由樹上爬上了房頂,頓感藥氣味更濃,這孩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用手揭開了幾塊房上的瓦往下一看,天啦!牧童差點嚇得沒叫出聲來。原來屋內光線雖不甚明,但借著室外的陽光也能看清,竟是好幾具赤身裸體的死人!更嚇人的還有一個頭,一隻手,幾個大口玻璃罐內泡著心、肝一類的東西。牧童不敢多看,下得地來牽起牛就開跑,回到家中,大人見他氣喘噓噓,臉色發白,忙問他發生了什麼事?牧童嚇得結結巴巴地說道“那……那個……洋……洋學堂裏,在……在殺人來吃……”。牧童的家長,先是驚詫萬分,轉而懷疑,罵孩子胡說八道,“人家一個個是斯斯文文的秀才,哪會幹這種事”但牧童賭咒發誓,說是親眼所見,還有沒吃完的頭、手、心、肝都還放在那裏。大人們於是只好管他三七二十一親自去看了再說。
當天下午幾個膽大的成年農民,在牧童的指引下,爬上房揭開瓦一看,果然如此,歷歷在目。這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還有何說。“洋學堂”竟幹這種事,那還了得?在公憤眾怒之下,一個“群體性事件”就這樣“突發”了。村民們拿起扁擔、鋤頭,包圍了同濟大學,叫校方馬上交出“殺人犯”。更有人說某鄉某村前不久有人失蹤,是不是被弄到這裏殺來吃了?真是不說不象,越說越象。事態迅速惡性擴大。李莊當地連夜上報宜賓專區。
當時宜賓專區的專員是冷薰南,四川人,原名寅東。此人為官清正,政聲口碑很好。冷自幼失父母,被嫂撫養成人,事嫂如母。嫂有一獨子,冷任命其為宜賓縣(今柏溪鎮)偵緝隊長。殊料此人竟仗勢胡作非為,強姦一裁縫工匠的女兒。苦主告發,冷查明屬實。謂其侄曰:“汝為國家官吏,執法犯法,不殺,何以儆效尤?”其嫂只此一子,聞訊連忙趕來跪下向冷求情。冷薰南也向嫂跪下說:“論私情,嫂待我恩重如山,論國法,侄兒之罪不可恕。侄兒死後,我即是侄兒,終身侍奉您老歸天。”冷專員這樣說了,一輩子也遵守了諾言,演出了現代版的包文正鍘包勉的真實故事。走筆至此,我就在想,那位受害女子,如果遇到的是我們的陳良宇先生,或五毒書記張二江同志這樣的“父母官”公僕,“最好”的結果,也只能是給她點錢,按“民事糾紛”庭外和解;若碰見大人不高興,先定你為“賣淫女”,送你去“勞”而“教”之,看你還敢“鬧”什麼?
再說冷薰南聞報後,立即輕裝簡從趕赴李莊,此時同濟大學門外,人聲鼎沸,農民一方,與校方對峙,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冷薰南首先進入同濟大學校內,詳細瞭解情況以後,然後走出校門面對情緒憤激的群眾說:“諸位父老鄉親,在我冷某治下不管發生什麼事,首先責任在我,請大家相信我一定秉公據實查辦,決不敢循半分私情。現在先請大家去茶館坐下,從長計議解決之法”。一席話先把群眾情緒安定後,大家在茶館坐了下來。天色已近中午,冷專員又對大家說:“父老鄉親們辛苦了,今日幸會,冷某請諸位吃個便飯。”隨即就在近處李莊飯館內擺下十多桌,請大家吃完了午飯。冷專員請大家推選出十多位群眾認為德高望重,有知識、有文化、並且群眾都相信的人,作為代表隨冷專員一道進入同濟大學內進行查看。
經過同濟大學老師和醫學生理解剖室負責人,先進行了耐心的講解,在牆上掛起了生理解剖圖,說明醫病與解剖的關係。然後再帶領大家進去實地參觀了屍體解剖的各種標本,詳細說明瞭這些在醫學上的用途和意義。終於使這些當時只知道看病就是摸脈、看舌苔、“望聞問切”的李莊人,大大地開了一次眼界,明白了事情的真相,用他們自已的話來說是“開了一次洋葷”。一切疑慮終於冰消瓦解。最後再由這些民眾代表出來向鄉親們說明原委,一切風波才就此平息。民眾心裏也恢復了對這所高等學府的尊敬。而冷專員對這個事件處理的全過程,也久久地在民眾口碑上傳為佳話。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回眸此事,不僅感到這位冷薰南先生是那麼地正直清廉,一身正氣。而更令人欽敬的是,他在處理象同濟大學被群眾誤解這樣的“群體性突發事件”時,所表現出來的冷靜、機敏和求真務實的精神。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動用權力進行壓制。他其實心裏早就明白,同濟大學不可能去“殺人”,群眾完全是不懂科學,而造成的誤解,甚至可以說是在胡鬧。但作為政府,決不可因為一時“有理”便可不饒人,便可動用武力加以壓服,而壓服的結果,必然是壓而不服,留下更多的後遺症。因此他首先使用了平易近人的低姿態,先使群情冷靜下來,然後再逐步疏導,循循善誘,一步步揭開真相,終使問題圓滿解決,同時又啟迪了民眾智慧,普及了科學知識。校方、民眾均口服心服,皆大歡喜。──如此的為官之道、從政之道,才是真正的親民之道、以人為本之道、構建和諧之道。
冷薰南先生在當時國民政府的官員中,還算不得一流的出色人物,其知名度也遠不及吳國楨、張群等人。但他的人品與作為,即使在今天,也會使那些動不動就炫耀武力以勢壓人、視民眾如草芥的“公僕”們感到羞愧吧!
(2007年8月完稿於戎州)
轉自《民主論壇》(//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