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城鄉:八倍速文化創意驅動
二十一世紀前夕,英國走過美國經濟學家麥可‧波特(Michael E.Porter)所謂生產、投資、財富驅動等經濟發展階段,率先以(文化)創意產業,做為新世紀經濟驅動力,並於1997年起立法推動;亞洲的南韓、泰國,也在1999年通過文化創意促產法案。
2002年,台灣由當時的文建會主委陳郁秀首先提出,行政院將文化創意產業納入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劃。幾年來雖然立法遲遲沒有進展,但「創意」、「品牌」、「設計」、「風格」、「時尚」等訴求,已經在全球創意經濟風潮中,成為消費意識主流。
時尚是什麼?時尚符碼從何來?設計是什麼?設計品牌為什麼可具有一眼即可辨識的國家、區域風格?
德國頂級工藝、日本式寂靜等抽象的文化精神,竟成為高級汽車製造者以之為標竿、克服技術與成本障礙攻佔消費市場的利器。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製造技術改變了產業模式;二十世紀,科技更將人類文明帶入全新的溝通模式。
新世紀主流產業之一的文化創意產業,則是最能涵蓋、整合整個人類文化發展進程的產業,也是「精神文明」與「技術文明」匯流的歷史契機。
製造業是空間的產業,科技業是時間的產業,兩者透過服務業所填滿的時間與空間,創意產業可以釋放之。
技術是創意的軀體;創意是技術的靈魂。人類,不會停止創造。沒有創意,文化是靜態的;沒有文化,過動的創意一路奔跑卻不知去向。風土釀造文化,文化熟成創意,此一連串的過程就是「差異化」:
從一個地方的「環境風土」開始,人類在其上適應、安身立命,形成相異的生活觀、宇宙觀。
為了生存,因應不同的天然資源,在各自生命觀點的驅動下,進而累積「用手思考」的能力。
隨著對材質的掌握能力提高、工法精進,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生活風格得以豐富多元地呈現,形成「生活圖像」。
環境土地、手的思考力、生活圖像在時間軸裡歷經變遷,留下軌跡,而有了「時間脈絡」。
變遷的歷程中,新的代換舊的,原先的軌跡與層次,逐漸透過「博物館學」持續與大眾互動,新世代的教育,得以累積在集體智慧的基礎上。
頻繁而自由的溝通互動,層次豐富的、政府與民間的「支援體系」形成愈來愈密實的網絡。
新與舊、跨媒介、跨材質、跨技術、營利與非營利,無界線的「交叉詮釋」,激起更多火花。
訊息、概念大量產生,溝通成為要角,藉著「數位溝通」更有效傳遞一個地方、一個國家、一個產業的差異與特殊性。
而溝通的最終結果之一,又將人們帶到「環境風土」現場,也許透過觀光、也許透過地方再造參與,重新體驗、經歷、實踐用手思考、生活圖像、時間脈絡、博物館學、支援體系、交叉詮釋、數位溝通此一連串的過程及循環。
這個從環境風土開始,進而透過數位溝通與世界連結的過程,正是「原鄉」走向「時尚」的歷程。
八個過程,也是八個聯動的價值驅力。
前四個驅動力是文化生命圖譜的種籽、基因;後四個驅動力則是顯影與再詮釋。每個單獨的驅力都分別是一個具效能的社群網絡、運作體系,也一起構成巨大的生活塊體,提供源源不絕的文化創意基底,考驗庶民及精英文化、城市以及鄉野文化的均衡度,互相加乘驅動或是拉扯抵銷。
每個驅力,是一個文化創意的倍數動能,從驅力的能量、數量及連動效益,可以覺察出各個國家創意經濟的競爭實力。
各個走過的城鄉創意容器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所不可缺的八個驅動力,環境風土、用手思考、生活圖像、時間脈絡、博物館學、支持體系、交叉詮釋、數位溝通,也許並不是同時存在,但也往往不是單獨存在,並未必有主從之分。
相同的是,在各自土地上多元而綺麗的風貌。@
摘自:《原鄉時尚》 天下雜誌出版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