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自由廣場

陸志仝 : 替老子說幾句公道話

【大紀元10月12日訊】老子,春秋時期人,姓李名耳,字伯陽,據《史記.老子列傳》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今河南鹿邑縣東太清宮鎮)人也。」曾做過周朝守藏史(管理藏書的史官)。相傳老子出函谷關後不知所蹤。老子的著作就是一部《道德經》,歷代都有學者為老子的《道德經》作註解,近代也有很多學者直接將《道德經》譯成白話文。

老子在《道德經》中有多處對「仁」、「義」方面相當精闢的說道。令人遺憾的是,近代有個別學者在翻譯時誤解了老子說道的字面意思。一些反對儒家學說的人,就說:「老子提倡不講仁義,你們還講什麼仁義道德啊!」。另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甚至用曲解了老子原話意思的話來抨擊老子。因此,筆者想就老子對「仁」、「義」方面的說道談談個人理解,也算是替老子說幾句公道話。

1.《道德經.第5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字面大意:天地沒有仁慈的概念,祂將世間的萬物都看成像稻草編的狗。高層次的人(神)也沒有仁慈的概念,祂將地上的人也看成像稻草狗。

個人理解:「芻狗」是用稻草編的狗,古人祭祀用的,用完了就丟棄了,本用來比喻那些無價值的東西。那怎麼理解老子說的這句話呢?我想先舉一個例子,說那麼一個意思;比如在微生物那個境界中的生命,它們可能會說:「人啊,你們太不仁慈了,你們走路時要踩死我們很多生命。」過去有一句話叫做「天外有天」,如果天上有神,那個層次的天還有王或天主,那麼祂們看地上的萬事萬物,是不是有點像人看地上的微生物一樣呢?所以祂對人世間的萬事萬物沒有仁慈的概念。換一句話說,祂們根本就不管常人中的事情。現在有一些人不相信天上有神的存在,就說:「哪有神啊,你要祂顯現出來讓我看看呀。」如果,微生物那個境界的生命也說:「哪有人啊,你要人顯現出來讓我看看呀。」不知道那些不相信神的人要怎麼回答?人能跟微生物一般見識嗎?那麼神又怎麼能跟人一般見識呢!

不同境界的生命都必須遵守那個境界中的理和法,人也一樣。老子在這句說道中,講了高層次中生命的某種心境和狀態。並沒有叫世上的人不講仁義。

2.《道德經.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字面大意:最高境界的「善」如水的形狀。水能有益於萬物而與世無爭,處於眾人不喜歡的地方,(因為清靜)所以才接近於「道」。(修道之人)在任何環境中,心境都沉靜深邃,善於用仁慈之心與人交往,言而有信,善於修正個人品德,做事有才幹,依天時而動。只有與世無爭,才沒有怨尤。

個人理解:老子的這段話不同人看了也許會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怎麼理解,都不會偏差到對立面去,所以我就不多談。

3.《道德經.第18章》:「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字面大意:(一個人)如果不想修道,那就必須講仁義。智慧和偽善是同時存在的;世間有六親不和的事情,當然也有孝悌和慈愛的事情。一個國家政局出現混亂,同時也會有忠臣出現。

個人理解:「廢」是放棄的意思。一個人如果放棄了修道,想做常人,那就必須按常人的理來要求自己,就必須守仁義、講道德。而真正修道之人,他所要遵循的理是高於常人的,不能用常人的理來要求自己。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岳飛和文天祥都是受人敬仰的忠義之士。如果一個深山裡修道的人,跑到人世間去做岳飛或文天祥他們做的事情,那就不行。或者有人說:「我在山中修道,看到有外族入侵了,我明天下山回到世間去參軍,保家衛國,等打完仗我再回山修道。」我想,可能沒有哪個真正傳道的師父會收這樣的徒弟,道心不堅者,乾脆回到塵世去當人好了。

老子在這段話中還講了那麼一個理,那就是在人世間,有正的就有邪的,有善的就有惡的,有好人就有壞人。

4.《道德經.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字面大意:真正的大德之士不講積德,是因為他本身的德很大(換一句話說,因為他德大,與宇宙特性是溝通的,所以他明白那個理)。德小的人可不能再做缺(失)德事,是因為無德可失(換一句話說,德都丟光了人也就完了)。大德之士講無為,因為(人世間)沒有什麼事情值得他動念的。德小的人做有為的事情,因為有很多事情他認為值得去做。(一個常人中的好人)想用最仁慈的天性在世間做事情,會發現沒有什麼事情值得做的(因為他明白人世間的事情都是有因緣關係的)。(一個常人在人世間)行大義,會發覺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一個常人遇到糾紛)對人行大禮(或講禮)而得不到他人回應時,可能就會捋起衣袖,伸出胳膊跟人幹上了。

所以,失去了大道的理,就要講德的理。失去了德的理,就要講仁慈。失去了仁慈的天性,就要講義。失去了義就只能講禮了。如果人到了只講表面之禮的地步,這時人「忠」、「信」的品性也已經很淡薄了,那麼亂世也就開始了。

個人理解:老子的《道德經》從1到37章是講「道」的理(高層次的理),從38章開始到81章是講「德」的理(常人社會中正的理)。從老子的這段說道中,可以明白一個理,那就是高層次中的人,在往下滑的時候,那個過程就是先失「道」,然後失「德」,再往下滑就到了人的階段,也就是常人中的好人吧,那麼有大仁之心的好人,也許他還明白一個理,也就是人世間的事情都是有因緣關係的,因此他可能不會隨便去管常人中的事情。而人再逐步喪失了「仁」、「義」、「忠」、「信」、「禮」的時候,人心的容量也在逐漸的變小,人也就變得越來越壞,亂世就出現了。所以中國古代的賢明君主如堯、舜、大禹、唐太宗等,都特別注重用「仁義道德」來教化國民,目地也就是想讓民風回歸淳樸,人的道德水平提高了,社會才會安定。甚至可以達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刑措不用的成度。

如果一個國家的人連表面的文明和禮節都不講了,那就是人的道德水平敗壞到了很可怕的地步。

5.《道德經.第19章》:「絕聖[注1]棄智[注2],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注3]不足[注4]。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注5]少私寡慾。」

註釋:[注1]聖:此處意思是聰明。這種用法還見於《詩經.小雅.巧言》:「秩秩大猷,聖人莫(謀)之(治國禮法的完善,都是聰明的人謀劃好的)。」又見於韓愈《師說》:「是故聖愈聖(聰明),愚益愚。」

[注2]智:本文指巧詐。這種用法還見於《淮南子.覽冥訓》:「何則?道德上通,而智故消滅也。」唐.孔穎達註:「智故,巧詐也。」

[注3]文:此處指法律條文。這種用法還見於《史記.汲鄭列傳第六十》:「而刀筆吏專深文巧詆,陷人於罪」

[注4]不足:不值得。

[注5]見素抱樸:成語。現其本真,守其純樸。謂不為外物所牽。

字面大意:摒棄過分的聰明及巧詐,對民風回歸淳樸有百倍的好處;人如果失去了仁義的胸懷,民風尚能恢復孝悌與慈愛;而如果摒棄了機巧詐偽及利慾之心,盜賊都會消失。將「聖智」、「仁義」、「巧利」這三條寫入法律中強求老百姓去做到,是不值得(不可取)的。所以還是讓你的屬民,返本歸真摒棄私心和欲望。

個人理解:《道德經》的第19章是被很多人誤解的一章。因此筆者特地將此章節與第38章調換了次序並加以註解。「孝悌」是指晚輩對長輩的尊重及敬愛,也就是為人要有孝心。而「慈愛」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這當然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好的品德。但這只是局限在一個家(或家族)中。而「仁義」的涵義就比較廣,可以指對一方百姓甚至一國的百姓有仁義之心,而不只是局限在一個家(或家族)中。換一句話說,「仁義」是包含「孝慈」的。我個人認為,老子在「絕仁棄義,民復孝慈」這句話中講了那麼一個理,也就是說對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民百姓,你也不想當官,你就是沒有「仁義」之心那麼大的胸懷,能在自己家庭(或家族)生活中具備「孝慈」的品德也就行了。

再進一步說,一個人有遠大的抱負,有仁義之心,想造福一方百姓,這當然是好事。可是人心是善惡同存的,人類社會是有一個相生相剋的理存在的。因此,你在求官的過程中也許會造業;在做官的過程中也可能會造業;如果因為個人的執著而做下了危害一方百姓的壞事,那麼,這麼大的業力將怎麼還?如果人的一生是由神安排的,那麼神是安排一個人當官好呢?還是安排一個人做平民百姓好呢?當然這個問題涉及到更深一層的道理,如探討下去就偏離了本篇文章的主題,所以筆者也就此打住。

在《道德經》中,共有上述的5個章節提到了「仁」、「義」這兩個字。通過筆者對其字面意義的解釋,及一些個人淺見的敘述,我相信讀者應該可以明白,老子並沒有說做一個人可以不講仁義。

《道德經》是一部很好的書,只是現代的人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內涵。如果您想瞭解宇宙的真理,想瞭解如何做一個好人,想瞭解修煉的理,那麼筆者在此向各位讀者推薦法輪功的創始人李洪志先生寫的《轉法輪》一書。也許,這正是您生生世世在找尋的;請不要錯過了這萬古難逢的機緣。@(//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