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慧真台北一日電)新任大法官今天上任,法界人士除肯定過去四年的大法官解釋,對人權保障已有進步,而鑒於近年多次憲法解釋涉及政治議題,法界也期許大法官團隊注入新血後,能擺脫政治紛爭,真正超越黨派,不要讓黨派間鬥爭和利益影響憲法解釋,扮演好憲法守護者的角色。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司法院設大法官十五人。2003年十月一日十五人就任大法官,後來因前司法院副院長城仲模請辭及楊仁壽轉任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人數減為十三人。司法院長翁岳生(兼大法官)、大法官林永謀、王和雄、余雪明、曾有田、廖義男等六人任期於今年九月三十日屆滿。
經總統陳水扁提名大法官人選,立法院九月二十七日行使同意權,今天起由大法官賴英照、謝在全分別出任司法院正、副院長(大法官職位延續),林錫堯、蔡清遊、池啟明、李震山等四人獲任大法官職位,大法官團隊現為十一人。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楊雲驊表示,過去四年大法官解釋內容,已展現對保障人權有相當的努力,但與國際人權水準相較,仍嫌不足,希望新任大法官除能擺脫藍綠的政治紛爭,在人權保障上,能追上國際腳步,達到國際水平。
二十一世紀憲改聯盟召集人洪裕宏則認為,大法官本於憲法精神作解釋,不要太考慮朝野鬥爭議題。過去很多釋憲內容太考慮政治上的問題,缺乏大法官應獨立作解釋的精神及超越黨派的擔當。
他表示,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被宣告違憲為例,為何還有兩年落日條款?使NCC仍有兩年可運作的法定權力,導致過去這段時間製造出更多相關議題亂象,無助達成當初成立NCC的目標,應引以為戒。希望未來大法官解釋能真正超越黨派,不要讓黨派間的鬥爭和利益影響憲法解釋。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助理教授陳耀祥指出,過去大法官解釋已在保障人權上做出很多努力,如釋字第六零三號解釋認定身分證按捺指紋違憲,保障人民資訊隱私權。政治爭議上,也做出如釋字第六三二號解釋,認為立法院遲未行使監察委員同意權為違憲,給予明確的權力分立指引。
他表示,新任大法官難免都有個人政治傾向,但憲法規定法官超越黨派獨立審判,大法官職司憲法解釋,不論個人政治色彩如何,不應捲入政治爭議,陳耀祥期許大法官扮演好憲法守護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