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誤判社經情勢 反而害了企業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靚慧/特稿

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為了輔導國內中小企業成長,近年來政府不斷祭出各種政策,希望「積極落實照顧」,但政府的種種努力,卻可能因為一些不諳社會、經濟情勢的立法主事者而功虧一簣,讓中小企業慘遭錯誤的立法打壓。

根據經濟部的統計,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家數高達一百二十三萬家,占整體企業家數的九十七點八%,年營業額高達十兆元,這些中小企業雇用的就業人數多達七百六十四萬多人,占總就業人數近七十七%,換言之,多數的家庭,就是靠著家庭成員任職於中小企業,來換取一家的溫飽。

不過,許多中小企業因為規模較小,在與銀行往來的過程中,總是無法獲得如大型企業般的待遇。根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為止,國內銀行的企業金融放款餘額高達九點四兆元,其中近四兆元為「有擔保」的放款授信,此類擔保授信的放款對象,又多集中於體質較弱的中小企業。

為什麼有擔保的放款多集中在中小企業?這是因為國內的金融機構,在歷經雙卡債務風暴之後,對於企業金融業務競爭更形激烈,對於大型企業、跨國企業的聯貸案,通常是搶破了頭爭取業務,其放款利率不是利差微薄,就是根本沒有利潤。

相反的,對於中小企業放款,銀行的態度就強硬許多,不但利率較高,而且考量到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不如大型企業,銀行多要求「提供足額擔保品」才能給予貸款,藉以降低呆帳的風險。

一旦未來「債務清理法」中,針對聲請更生的企業,可以要求手握擔保品的債權人,放棄其擔保物權,也就是有擔保品的放款,對銀行也沒有保障,首當其衝的將是一百二十三萬戶的中小企業,恐將面臨拿著擔保品上門,銀行也不願借貸的命運。

雖然政府持續以各項政策來扶助中小企業,但去年國內的中小企業仍然倒閉了九萬家,未來若失去了銀行的支持,倒閉的中小企業勢必愈來愈多,恐將對國內的社會穩定,造成嚴重的衝擊。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