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專欄文集

劉曉波:在大國崛起的背後

【大紀元1月3日訊】《大國崛起》引發輿論熱評,既與中共高層的推動有關,更是近年來民族主義思潮的影視化表達。

一、 央視《大國崛起》的熱播

2006年的中國,如若列舉引人注目的公共話題,當然少不了央視播出的專題片《大國崛起》。11月13日至24日,央視經濟頻道(2頻道)隆重推出12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一套共8冊的同名系列叢書也已同步發行。這是一部以世界大國的興衰史為題材並跨國攝製的大型電視系列片,從籌備到製作完成歷時近三年,七個攝製組分赴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九個競相登上世界舞臺的世界大國進行實地拍攝和深入採訪,分別詮釋了各大國500年的興起史。

該片的主要策劃群體,大都來自體制內持有自由主義價值觀的開明學者,還採訪了中外100多位學者,可視為學術與電視的合作;該片多少跳出了以往的宣傳模式,極力淡化意識形態色彩,轉而採取一種相對客觀、中立的敍述,介紹了世界九大國的崛起,提供了比較豐富的歷史知識。特別是對英國和美國進行了重點介紹,這可是兩個對世界歷史進程發生過主導性影響的民主國家;也對源于西方的自由貿易、市場經濟和憲政民主等現代化制度有所肯定。

令外界感興趣的背景是,該片主創人員坦稱:這個歷經三年完成的專題片,最初的啟動主要得益於中共高層的意願。2003年11月24日,黨魁胡錦濤主持的中共政治局進行了第九次集體學習,內容是“15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歷史考察”,由中國兩位專家系統講述九個國家的興衰史。據該片總編導任學安回憶:“2003年11月底的一個清晨,我在上班途中聽到收音機裏播報了一條新聞: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15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國家的發展歷史’。9大國,500年,在北京噪雜擁堵的三環路上,突然之間聽到來自遙遠浩瀚的歷史的聲音,一個念頭讓我激動不已。”

另據境外媒體報導,政治局學習過後,中共高層下發檔,要求各級黨政部門都要學習這段歷史,中央電視臺推出12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把大國崛起的議題由黨內推向社會,其目的是為了打開中國人視野,為中國加速崛起進行必要的精神準備。更有境外媒體說,這是在為中共高層準備啟動政治改革造勢。

以該片的分量而言,按慣例應該在收視率最高的央視一套節目中播出,但官方選擇了在收視率相對低的央視二套播出,也許是為了不至於引起過渡爭論。然而,無論是哪個頻道播出,該片畢竟是中共電視第一喉舌製作並播出的大製作,打破國內主流媒體對重大公共話題的長期沉默,必然為公共參與極度饑渴的民間提供了發言的藉口。所以,該片一播出,頓時引發如同大雨般的熱評,也就不足為怪了。至於該片是否說清了世界大國的興衰歷史,則是見仁見智。無論是線民的看法還是學者的評價,也無論是國內媒體還是境外媒體,對該片的總體評價,可用毀譽參半來概括。

參與該片製作的人員和體制內學者大加讚揚,透出一種自我表揚的膚淺;該片總策劃麥天樞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訪談時說:“這部片子採取側重歷史事實,而較少價值判斷的方式,導致了其中所敍述的歷史,和我們熟悉的教科書認識有所區別。這個區別造成某種緊張和興奮,總覺得是不是有點什麼。我想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脆弱的心理的一種表達。這麼大一個社會,如果因為某部電視片而發生什麼不得了的轉折,那是小瞧和弱估了我們這個社會。”他還談到這部片的三大正面價值:1,讓公眾瞭解什麼是“歷史理性”;2,呼喚一種中國歷史缺少的“妥協精神”;3,強有力的中央權力在國家崛起中的關鍵作用。顯然,麥天樞所表達的是一種“威權主義”的崛起思路。

新左派對該片進行猛烈抨擊,什麼“不過是《河殤》的翻版”、“迎合了近20年右派營造的主流觀點”啦,什麼“把美國的發展過程捧上了天”、“警醒美國等敵對勢力對中國的新一輪的遏止高潮”啦,……學過西馬的新左派,真是不長進,洋墨水並沒有稀釋滿肚子狼奶,繼續上綱上線,狂噴階級鬥爭的口水。(見“烏有之鄉”網站)

政治自由主義知識人對該片的評價還算公允,既有所肯定,也提出尖銳批評。在這方面,著名歷史學家、中山大學教授袁偉時的評價比較具有代表性。他肯定說:“它對歷史事實進行了比較客觀的敍述,對歷史材料進行了還算恰當的取捨。通過對這些史實的敍述,把這些國家為什麼興盛、為什麼衰敗基本上講清楚了。這對中國人瞭解世界現代化的歷程是有幫助的。”但他同時指出了該片的三大不足,特別對該片的“較強烈的‘富國強兵’的味道”。他說:“富國強兵是許多國家長期的追求,要實現國強民富,後面需要正確的制度積累。沒有正確的制度做保障,光從發展經濟、發展科學技術上努力,可能走上危險的岔路,或是國富民窮,或是侵略、掠奪別國,屢見不鮮。”袁偉時最為不滿的一點是:“最後一集《大道行思》,應該是分析大國崛起因素的點睛之筆,但是回避了民主制度、憲政和保護公民的財產權、保護自由的重要性,這些是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最關鍵的因素,恰恰在這個地方回避掉。”(見《搜狐評論》 2006-12-12 )社科院研究院党國英先生也說:“《大國崛起》解說詞僅僅有12處提到‘民主’,且主要是在複合名詞中涉及,並沒有認真討論民主政治的意義。”

在我看來,不管官方允許播放《大國崛起》的主觀意願如何,但由於電視本身的巨大傳播力,在客觀效果上還是具有很大的啟蒙作用。比如有網友就說:“非常好的片子,真不能相信是央視的作品。太震撼了,只希望不要被禁。因為我覺得其中的內容與中國現在的體制格格不入,他強調了公平,人權,民主,法律,市場經濟….”

央視的《大國崛起》引發輿論熱評,既與中共高層的自上而下的推動有關,更是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民族主義思潮的影視化表達。可以說,當愛國主義變成絕對的“政治正確”之時,胡錦濤政權提出“和平崛起”的口號,必然變成備受關注的議題。比如,截至2006年12月12日,百度一下“大國崛起”,搜索到的條目竟然高達一百八十二萬多條;古狗搜索到的條目更是高達近三百萬條。

官權的大國外交

的確,中國式高增長可謂一支獨秀,中國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已經高達1萬億美元),中國軍力大幅提升,中共政要滿世界撒錢,中國遊客出手大方,中國商品無所不在,中國人手機世界第一,中國線民增長最快……所以,在江澤民時代的後期,隨著“申奧”、“入世”等成功,鄧小平時代的“韜光養晦”的低調外交逐漸被高調的“大國外交”所取代,中國傳統的“天下心態”也以“大國外 交”的形式重新復活。當年,江澤民滿世界作秀的表演,已經毫不掩飾自己對躋身于大國領袖的強烈渴望做。江政權全力提升軍力,積極經營“上海合作組織”,厚待被美國指控的“邪惡國家”……其目的不只是針對臺灣,更是想取代俄羅斯而成為抗衡美國的領袖。

胡錦濤上臺不到三年,全力提升江時代的大國外交,對台對日對美的態度日趨強硬。針對臺灣,高調出籠授權戰爭的“反分裂法”;針對日本,官方不但操控了改革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日風潮,而且在長達五年的時間裏中斷中日元首的互訪;針對美國,由於胡錦濤就任國家主席後首次訪美受挫,胡錦濤便有意聯合世界上的反美國家,從邪惡國家朝鮮、伊朗到越來越獨裁的俄羅斯,從古巴到委內瑞拉,皆變成胡錦濤政權的親密盟友。胡錦濤與普京發表“聯合宣言”,不點名地警告美國;中俄聯合舉行大型軍演,也有給美國看的意味;與此同時,胡溫等高官開始了遍及拉美、中東、非洲、亞洲的金錢外交。2006年11月4日-6日召開“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國仿佛回到了毛澤東時代的第三世界外交,居然不惜花大錢請來非洲48國元首,共同拱衛著中共黨魁胡錦濤,很有點眾星朝北斗的意味。

精英、媒體和憤青的輿論煽情

在輿論的導向上,中國的御用精英和新左派不斷煽動民族自傲情緒,什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21世紀已經是中國的世紀”、“中國將在50年後成為取代美國的世界第一強國”……等大言不慚,屢屢出自主流媒體和各類精英之口。許多著名經濟學家聲稱:中國經濟總量可能在2015至2020年期間超過日本,有人 甚至計算出:如果按照人均購買力來評估,中國經濟總量甚至能夠在20年後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胡鞍鋼);最保守的估算也認為中國將在2050年超過美國(林毅夫)。

在反美反日反台獨的民族主義狂熱中,不時透出一股嗜血的味道。每逢出現中美、中日、兩岸的衝突事件,網路上必然響起一片喊殺喊打之聲。一些所謂的專家也加入到戰爭叫囂的大合唱之中。有軍事專家危言:“中美之間必有一戰”;有外交專家表示:“是放棄韜光養晦的時候了。” 以至於,共軍少將甚至狂言:“如果美國用導彈和制導武器攻擊中國領土,我想我們只能用核武器來反擊”,“中國人已做好西安以東城市全數遭到摧毀的準備”,“當然,美國也必須做好準備,美國西岸一百多個或二百多個、甚至更多的城市可能被中國摧毀。”

在大陸媒體中,無論是大陸人還是海外華人,只要在西方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就會統統變成強化民族自傲的麻醉劑。尤其是體育領域的成就更容易激起昔日“東亞病夫”的民族自尊。王軍霞在世錦賽和奧運會,連續獲得過萬米和五千米的冠軍且創造了新的世界記錄,她本人還獲得象徵田徑最高成就的“歐文斯獎”。國內媒體高呼:“東方的速度和耐力正在征服世界!”姚明成為NBA“火箭隊”主力中鋒,中國媒體便高呼“中國高度征服美國!”劉翔獲得2004雅典奧運的110米欄金牌,被中國媒體譽為“中國速度超越世界!”華人導演李安的《斷臂山》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被大陸媒體稱為“所有華人的驕傲”,“再次讓世界對華人導演刮目相看。”

“我們曾經闊過”的阿Q精神隨處可見,漢唐盛世和康乾盛世不斷被搬上銀屏,馬踏匈奴的漢武大帝,馳騁歐亞的成吉思汗,最早下西洋的鄭和遠航,擴大了中國版圖的康熙乾隆,他們對外擴張的豐功偉績,不僅滿足了當代國人的民族虛榮,也激發起古已有之的天下心態和稱霸欲望。

與此同時,中國崛起已經變成西方世界的流行話題,“一個強大的中國正在崛起”、“中國雄師猛醒”之類的評論不絕於耳;西方輿論種種關於中國崛起的議論,西方政要和各類精英不斷驚呼,國際權威機構發佈的每一項中國利好的消息,都是對中國民族主義的強烈刺激。中國人不但自視為“騰飛的巨龍”,也確實越來越把自己當作“猛醒的雄師”。

中國崛起的另一面

在我看來,儘管中國的國力軍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現在的中國還遠不具有可以抗衡自由國家的軟硬實力,也談不上二十年後超越美國,成為可以稱霸世界的第一強國。所以,西方人熱炒“中國威脅”,對他們自身是一種警示,而對世界格局而言則有點危言聳聽;中國人陶醉于“大國崛起”,對自身是一種極度自卑後的反彈,而對西方世界顯得過於輕浮。然而,不爭的事實是,被獨裁政權誤導的民族主義,被狂熱民族主義綁架的民心,正在走向喪失理智和泯滅普世價值的盲目,已經為在獨裁稱霸背書,那種愚昧而可怕的天下心態正在迅速復活,已經再次把中國引向危險的邊緣,部分中國人已經狂熱得失去起碼的理智,開始把獨裁政權臆造的幻覺當真。以至於,國人越發陶醉於虛構神話,只願看繁榮崛起的一面而不願看凋敝衰落的另一面;只願聽來自西方國家的讚美而不願聽來自西方國家的批評;既不願意正視制約中國發展的制度和資源的雙重瓶,也不願意承認在軟硬實力上與主流國家之間的巨大差距的現實。

跛足改革支撐的經濟增長,讓中國付出的綜合代價之大,是其他國家崛起過程中難以比擬的;中國廉價商品來自勞工權利的匱乏及其“血汗工廠”,也來自粗放型增長模式背後的能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在中共大訂單特別是從花大錢從俄羅斯購買尖端武器的背後,是獨裁政權對全民資源的高度壟斷和任意揮霍民脂民膏;在中國遊客滿世界撒錢的背後,是權貴私有化和制度腐敗造成兩極分化;在看似穩若磐石的社會秩序背後,是愈演愈烈的官民衝突和此起彼伏的民間維權。

更為令人沮喪的現實是,民族主義驕狂的背後是缺少文明價值支撐的民族意識,一種原始叢林倫理——主奴人格。遇強者是奴隸,遇弱者是主子;落魄時極端自卑,以坐穩了奴隸地位而得意,發達了目中無人,隨時拿著君臨天下的主子派頭。這樣的民族意識,很難崛起為自立自尊的文明人。他們只能接受統治者的灌輸、欺騙和恐嚇,如同大人連哄帶騙地管制著孩子們。他們沒有自己的頭腦、尊嚴和人格,無法獨立行走和獨立思考。統治者用小恩小惠賄賂著、用皮鞭恐嚇著、用歌舞昇平娛樂著、用謊言毒化著國人的靈魂。

在人類歷史上,凡是獨裁崛起的大國,拿破崙的法國、希特勒的德國、明治天皇的日本、史達林的蘇聯,不僅無一例外地衰落了,而且無不給人類文明帶來巨大的災難。相對而言,英國和美國的崛起就與上述的獨裁崛起極為不同,兩國都是以自由憲政立國,由此避免了大起大落的動盪,也很少遭遇內憂外亂的大災難,可以稱為長治久安的大國。如果說,大英帝國隨著殖民時代的結束而回歸正常國家,那麼,美國的崛起則完全不同於殖民時代的任何大國。美國在二十世紀的領袖地位不再依靠對大片殖民地的佔領和掠奪,而是奠基於推動了反殖民運動和領導了自由民主運動。

今日中國之崛起,決不能再走德、日、蘇的“獨裁崛起”之路,而必須開出英、美式“民主崛起”之局。

在當下中國,由於官民之間對如何崛起的路徑選擇存在著巨大分歧,是自由崛起還是獨裁崛起?其未來前景充滿了充滿不確定性。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私有產權意識的普遍覺醒,使民間蘊涵著自發地走向自由的巨大力量;而官權對獨裁制度及其特權利益的維護,對跛足改革的堅持,成為中國走向自由之路的最大障礙。無論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還能延續多久,無論中心城市多麼像現代化的國際都市,無論中國的權貴階層享受著多麼奢侈而現代的生活,只要中國仍然是個一黨獨裁的國家,中國就無法崛起為成熟的文明國度。

所以,國際主流社會必須高度關注的事實是:今日的獨裁中共與自由世界的博弈,已經完全不同于傳統的極權蘇共,中共不再固守意識形態及其軍事的抗對,轉而致力於發展經濟和拋棄意識形態的廣交朋友,既在經濟上進行市場化改革並力求融入全球化,又在政治上固守獨裁體制,全力防止西方的和平演變。君不見,錢包鼓起來的中共政權正在全世界展開金錢外交,它已經變成其他獨裁國家的輸血機,它用來經貿利益來分化西方同盟,它用大市場來利誘和要脅西方大資本。而面對經濟實力迅速提升的獨裁大國,如果它的獨裁崛起得到不到來自外在的強力制約,繼續對中國的獨裁式崛起採取綏靖主義,就將重蹈歷史覆轍,其結果,不僅是中國人的災難,也將殃及自由民主的全球化進程。所以,要遏制獨裁崛起對世界文明的負面效應,自由世界就必須幫助世界上最大的獨裁國家儘快轉型為自由民主的國家。

2006年12月17日於北京家中

《人與人權》1月- 2007年(//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