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每年百名大學生被送進精神病院(二)
【大紀元1月2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含青採訪報導)中國大學生精神病患者的比例在逐年增高,一項對中國12.6萬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有超過20%的大學生有心理問題,而在廣東的高校中,有鬱悶、焦慮等輕微症狀的大學生比例則高達40%。在廣州市,每年有一百名左右大學生被送進精神病院。
在上週同一時間的節目裡,有關專家分析了導致當代社會大學生心理疾病的諸多誘因,以及智商和情商的發展與精神病的關係。
有相關統計數字顯示,在中國大學生精神病患者的比例逐年增高的同時,許多沒進大學,智商沒那麼高的其他同齡群體,患精神病的比例反而要低很多。有一種理論認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患心理疾病和自殺的機率越高。美國麻省大學波士頓分院社會學副教授鄧曉剛對此分析說—-
鄧曉剛:「大學生和同齡人和沒有上大學的人相比,自殺率相對要高,這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一般是越富有自殺率越高,比如在美國,白人的自殺率比黑人高得多,社會地位高的群體,反而自殺率要高。所以回到剛才的問題,跟同齡人相比,他們所受的壓力大。一個很窮的人,沒有什麼很高的期待值,他們的失望也小。」
不過鄧曉剛教授也提及,中國農村婦女的自殺率在全世界最高的事實,則無法支持受教育程度越高,自殺率越高的理論。對此,廣州市康寧心理熱線的資深心理咨詢師詹春雲大夫談了他的看法,他說,實際上,自殺與壓力成正比關係—-
詹春雲:「比如說大學生和其他一些特殊人群所承受的壓力特別大,自殺率就高,這跟文化程度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這個人群裡,比如現在的高級白領,比普通人文化程度要高,但出現心理疾病的機率就大。這個大不是說他知識水平高,而是他承受的壓力大。是因為他文化程度高所處的階層和現狀,使他各方面的壓力特別大,壓力跟自殺率是成正比的。」
廣州市康寧心理熱線的資深心理咨詢師詹春雲大夫從事心理咨詢工作已經有14年了,他說,1993年他們熱線剛開通時,即使是免費咨詢,來的人都很少。現在來咨詢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還介紹親朋好友來。
詹春雲大夫說,他所在的康寧心理熱線幾乎每天都接到大學生打來的電話,比較常見的是人際關係處理不好,與人發生矛盾,情緒不穩定以及學業上的壓力。詹春雲大夫說,由於近年來全國各地大學生自殺個案不斷出現,引起社會重視,很多大學開始設立心理咨詢部門,但詹大夫說,這其中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詹春雲:「一個是學生不一定懂得尋求心理老師的幫助;另一方面師資素質有待提高,因為這方面的專業人才非常缺乏。」
據媒體報導,為了將大學生的心理危機狀況減少到最低程度,廣東省教育廳最近成立了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以加強改進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廣州市康寧心理熱線的資深心理咨詢師詹春雲大夫說,政治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治。他建議,有心理障礙或疾患的大學生,還是應當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美國麻省大學波士頓分院社會學副教授鄧曉剛也就此談了他的看法—-
鄧曉剛:「在這方面由於認識不足,更多會說這個人意志不足、軟弱,實際上可能是生理和病理原因造成的,所以應該更多地教育大眾來認識這些東西。把它作為一種疾病來看,可能更好一些。」
當被問到對當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什麼建議時,廣州市康寧心理熱線的資深心理咨詢師詹春雲大夫表示—-
詹春雲:「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心裡素質,這是最關鍵的。因為現在的商業社會,在不斷的攀比和相互影響,比如像『超女』現象,一下子就出名了,這樣會產生非常不好的傾向,就會影響學生的心裡素質。所以怎樣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提高抗震能力,如果心理素質好,遭遇到挫折也不會出問題。
另外一個就是怎樣學會保護自己,學習壓力大,你怎麼樣去減壓?還有就是怎樣學會跟人相處,人際關係搞好了,就算有壓力也有人跟你分擔,自殺機率也就降低了,還有就是出現了心理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應該及早求助專業人士。」
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教育學院的蘭雲博士說,要減少心理疾患的發生,最關鍵的還在於大學生本身—-
蘭雲:「正確認識自己,能讀大學在中國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是不是讀了大學將來就一定會成功?希望值不要太高。所以這也是情商的一部分。要認識到將來要走的路也許根本就不是在大學所學的內容。所以,專業不對口啦、生活不順利啦、吹了女朋友啦都不要當成是生命裡最後的一件大事。這些事都會過去,回過頭來看看,這些事都是小事。」
詹春雲大夫說,隨著中國人對心理健康的逐漸重視,他希望有更多經過專業培訓的心理咨詢人士出現。他說,如果高校能配備更多合格的心理咨詢師,大學生有了心理壓力可以及時得到抒解,大學生患精神病甚至自殺的人數就會得到有效控制。(//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