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煤動力汽車成爲新寵
【大紀元1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高遠綜合編譯報導)這是一項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的技術,但直至今日居高不下的能源價格又重新使之成為汽車燃料的可行選擇和投資鷈I。它就是液態煤技術。
用煤來作為汽車燃料聽起來好像會導致生態災難,但這種又髒又黑的礦物質經過液化後,將在未來二十年內成為全世界運輸燃料的大宗,等於是把稻草變成黃金!据新聞週刊報導,液態煤可以讓原本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火車、甚至噴氣飛機全部改用煤為燃料。液態媒的支持者表示,它不但可以達成上述的任務,而且更環保、更具經濟效益,且隨處可得。
液態煤並不是新的科技,事實上,早在1923年德國科學家費舍爾(Franz Fischer)和托洛希(Hans Tropsch)就已發展出此項技術,並在二戰中被德國和日本用來生産輔助燃料,來減輕缺少原油供應的壓力。德國當時使用該技術每天生産650万噸或12万4千桶液態煤,不過液化煤技術(也就是所謂的CTI)一直是難以負擔的昂貴。在過去二十年間,原油價格每桶平均是25美元,使每桶價格高達45美元的液態煤顯得一點也不經濟。但到2003年后,油價屢屢上揚,飆升到每桶60美元以上,加上環境保護又是現在最受到重視的議題,液態煤重新被打造為想要確保能源安全、抑制油價、並減緩全球暖化的最佳選擇。
近年來液態煤在全球的交易量大幅增加了數十億美元的規模,可見得許多人都同意液態煤將成為能源新寵。全球液態煤的產量,到2020年時,預估將會由目前每天15萬桶增加到60萬桶,而到2030年,甚至可能會增加到每天180萬桶。在中國,目前已撥出約250億美元投資液態煤的地下輸送管路,而號稱全球液態煤技術權威的南非公司SASOL,也分別在中國寧夏及陜西兩地興建CTI廠,一個廠造價約60億美元。中國國營的神華集團準備讓中國的第一座CTI廠在2007年正式開始生產,截至目前為止預估已投入75億美元。
在美國,至少有九個州開始積極考慮投入液態煤的生產,伊利諾州及肯塔基州的州議員正構思提供CTI廠貸款保證及優惠稅率的計畫。今年十月,蒙大拿州州長布萊恩.史懷哲(Brian Schweitzer)宣布該州將投入13億美元建造美國第一座對環境無害的CTI廠。
至於液態煤的可行性究竟如何,南非是活生生的見證。由於南非限制國外原油的進口,該國才能擁有高度進步的CTI設施。半國營的SASOL公司,提供了南非30%的運輸能源需求。事實上,世界上幾個能源需求量最大的國家也正是煤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對他們來說,南非無異是最佳的學習典範。SASOL執行長派特.戴維斯(Pat Davies)表示:「液態煤並不會全然替代原油,但它確實能為中國、印度及美國等國家帶來極大的轉變。」
由於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煤礦資源,美國將有足夠的煤提供全國燃料需求達至少一世紀之久,俄羅斯、中國及印度亦緊追在後。液態煤的擁護者認為,比較其可取得性及能源效率,煤將會贏過目前最受能源投資者青睞的生化燃料如乙醇。舉例來說,美國乙醇生產者每年消耗全國14%的穀物,卻只生產不到全國需求2%的燃料。
液態煤合乎環保的保證也經得起質疑,雖然老式的CTI工廠(如南非現存的工廠)的確長年造成污染,現在新式的工廠卻幾乎都是對環境無害的模範,其於地下擷取及分離碳的技術,可以留置並覆蓋二氧化碳廢氣,以保護大氣層不受傷害。有了這種技術,使用以液態煤為燃料的汽車,將會比使用汽油車減少約30%的污染。
資料來源:新聞週刊,Seeking Alpha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