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菲利普斯2007年1月17日紐約報導)每年1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一是美國的一個聯邦節日,目的是紀念馬丁.路德.金牧師的誕辰。他領導了1950年代和1960年代爭取民權,終止美國種族隔離制度的非暴力鬥爭,直到他1968年4月被刺殺。
馬丁.路德.金博士卓有成效地運用非暴力手段,是受到了印度聖雄甘地的啟發。甘地幫助印度在1948年從英國殖民統治中獲得了獨立。
“我有一個夢,夢想有一天,在喬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一起坐在兄弟之情的桌前。”
這是馬丁.路德.金博士1963年在華盛頓對25萬爭取民權的遊行者發表的演講“我有一個夢”。那是美國近期歷史中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時刻。這個對正義的呼喚中的很多精神起源於遠在另一個大陸、相隔一代的甘地的經歷。
*甘地非暴力創舉影響世界*
1893年,年輕的印度人甘地在南非作律師,他被從他買了車票的頭等車廂的座位上給轟了出去,有人告訴他去三等車廂跟其他非白人旅客坐在一起。第四自由論壇主席、《甘地及甘地以外的事情》一書的作者戴維.科爾特萊特說,這個時候在後來深刻影響了世界。
科爾特萊特說:“那是他生平頭一次遭遇種族偏見。他非常氣憤。可是他想了想,就意識到他必須抗爭。不過,他並不信奉暴力。甘地早就認識到暴力不戰自敗的性質,以暴易暴就會冤冤相報,循環往復,永無止境。甘地認識到我們必須打破這種惡性循環 。”
與印度教徒甘地一樣,基督教牧師馬丁.路德.金博士也把他的政治活動建立在宗教的基礎上。正如甘地的印度教教導人們,所有的人,即便是敵人或者壓迫者,都是神靈的顯現,具有同樣價值,不比別人低賤。
馬丁.路德.金牧師及其追隨者們遵循耶穌的訓誡:當敵人打了你的左臉,就轉過右臉來也給他打,還要為他祈禱,為他受苦,並且最終寬恕他。
*願為信仰受苦乃高尚品德*
“金博士曾經說,我們將用我們吃苦受難的能力來抗衡敵人讓別人吃苦受難的能力。”
這是第一位非洲裔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安德魯.揚,他是馬丁.路德.金的一位親密朋友和副手。他剛剛看完了一部叫作《不敢獨自行走》的有關民權運動的記錄片,裡面有1964年他在佛羅里達州聖奧古斯汀領導的非暴力示威活動的一些電影畫面。當時他是南方基督教領導會議的一名年輕領袖。
德魯.揚說:“現在我在看自己被人踢,被人踐踏。有一個鏡頭,一名婦女被打破了鼻子,我確信她的鼻子現在已經好了。她像我一樣,也把那次挨打看成是具體的勇氣的印記。你願意對抗邪惡,冒著生命危險,不退縮。願意為你所信仰的東西而受苦是最高尚的品德之一。”
通過抵制來施加經濟壓力是馬丁.路德.金博士借鑒甘地鬥爭方法的另一個形式。安德魯.揚回憶了1963年在阿拉巴馬州伯明翰鬧市區抵制實行種族隔離的百貨商店的事情。
他說:“我們不打任何人。我們不罵任何人。可是我們每天以讓商家企業至少是暫時停業的方式,來挑戰種族主義思想。所以,在100天以後,工商界來跟我們說,『餵,這種活動必須停止了,因為你們在讓我們關門停業』。”
甘地和馬丁.路德.金的方法啟發了全世界的政治運動。人們會聯想到烏克蘭的非暴力橙色革命,南非的後種族隔離時期的和解努力,以及達賴喇嘛代表藏人所做的努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