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談重奏 台北四重奏的融合之美
【大紀元1月17日訊】人在一起交流情感的方式不外吃飯、聊天、打牌和旅遊等,但音樂家在一起就喜歡合「室內樂」。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合「室內樂」,是小提琴家彭廣林這輩子的願望,於是「台北四重奏」誕生了。
「台北四重奏」的原名是「台北弦樂四重奏」,成立於1999年12月,由四位志同道合的音樂家組成,現任東吳大學音樂系系主任彭廣林任第一小提琴、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姜智譯任第二小提琴,以及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何君恆和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大提琴吳世傑。同樣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代表著四、五、六年級不同世代及背景的四位音樂家,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就像是四重奏之間彼此扮演著競合的角色。本月30、31日將於社教館城市舞台「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台北場,演出廣受華人喜愛的梁祝等經典樂曲。
弦樂四重奏的樂器包含小提琴兩把、中提琴和大提琴各一。彭廣林說:「四種樂器代表四個人,也代表四個不同的世界。要如何融合在一起,是很高難度的,完全的合是不可能的,那樣的音樂沒有張力,就像單一的社會不會進步,沒有活力,所以需要多元化。但是彼此間要有一些紀律及共識,如對音樂基本的語法,用什麼弓法、指法、如何拉、如何握把等。尤其是每個人對聲音的感覺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生命歷練也不同,我們的方法就是用心聆聽彼此,慢慢取得共識,當然這是需要時間的。」
本次演出的《梁祝協奏曲》原曲作於1958年,為陳鋼、何占豪於上海音樂學院學生時代的聯合創作,今演出之弦樂四重奏版本由洪芊惠節錄改編。彭廣林希望透過此曲引導觀眾利用器樂聲音分辨不同人物角色的特性。
他說,人們所熟知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及這次四重奏所改編的梁祝,音樂都是以祝英台為軸心,馬文才和梁山伯只是陪襯。小提琴主奏部分表現的是深情款款的祝英台,中提琴與大提琴有時則扮演梁山伯的角色。
彭廣林表示,音樂本身較為抽象,一般人欣賞音樂時,是由外而內的一個過程。梁祝是華人世界中典型的愛情故事,透過熟悉的情節與旋律作為媒介,加上現場解說及互動的方式,去引導觀眾親近音樂本身所形成的一種自然的語言系統,觸動到人的內心深處,那是語言文字所無法取代的。
探索樂音融合之美
「什麼是音樂?」音樂大夫彭廣林在他的 《音樂說法》一書中提到,「音樂就是真、善、美」,好聽的聲音就是音樂,好聽的聲音就是和諧的聲音。
彭廣林說,西方器樂的發展到18、19世紀已經非常成熟,西方古典音樂的發展是跟隨著西方文化體系的發展模式過來。整個西方文化從中古世紀開始,經過社會結構崩潰、瓦解的重整過程,他們重新尋找「美」的價值,一直在探索什麼是「美」。
不同於一般人對「美」主觀的認定,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西方就用科學的角度來看所謂的「美」的事情。
比如說,從物理學上來看,兩個音振動的幅度是可以相共融的,就是諧和的聲音。不諧和的就會排斥,這一個科學的現象。
西方音樂從科學角度來看宇宙和人之間的事情,所以才可以把它的格局不斷延伸出去,愈來愈大。弦樂四重奏就是在這樣的概念下形成的,四根弦就是畢氏定理下所發展出來的音律之美。
為何是這四樣樂器呢?彭廣林指出西方樂器大部分是在模仿人的聲音,所以他們對聲音的概念是從人聲來作為連結。聲部的概念,有雄性、有雌性,他們的音樂是有性別的,對器樂的發展也是跟隨這樣來的。如以小提琴代表女生,中、大提琴代表男生。
樂曲的形成在作樂器分配角色時,或聲音聲部層次時也是按著這個概念。所以整個聲音的美學結構非常嚴謹,是用科學結構性的角度去建構起來的,彭廣林認為弦樂四重奏是西歐古典音樂很核心的器樂組合,因為它的結構本身是中性的,所以這也可以解釋弦樂四重奏不論是演奏西方音樂或像這次晚會所改編的台灣民謠等樂曲,都能放諸四海,任何人聽到都會喜歡。
台北四重奏成員(左起)彭廣林、何君恆、吳世傑、姜智譯(台北四重奏提供) |
敬仰鋼琴家傅聰對音樂的純粹與堅持
談到對當今教育功利化的反思,彭廣林表示前陣子剛聽過傅聰演出,他已經70歲了,但他在音樂上所展現的內涵是當今少見的,他擁有絕對音樂古典主義的風格與內斂的特質,讓彭廣林十分羨幕,並希望有一天能跟他一樣,非常單純的追求一輩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在自我追求的過程中同時能影響到身邊的人,這才是真正對人類社會有所貢獻。他提到傅聰的音樂,不為什麼企圖,完全是內斂而純粹,回歸聲音本質,不是那種會讓人瘋狂大聲喊Bravo的音樂,但會讓人豎起大拇指,心生高度的敬仰,尤其是將東方美學融入西樂,他做的相當成功,很少人能辦的到。假如今天的教育,能幫助每一個人,更精準的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與目標,不偏離、不間斷地努力去做好這一輩子他認為應該做好的事情,這樣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否則花再多錢也是徒勞無功。
有人來聽嗎?期待走入人群
花時間練習是固然是樂團成長的第一要素,但是台北四重奏除了自己關起門勤練,不斷的演出也是他們特殊的成長秘訣。
台北四重奏每年固定舉辦年度公演,並連續三年獲選文建會基層巡演音樂類之演出團隊,足跡遍及如金馬、南竿、東引等偏遠地區,最高曾至雪霸國家公園等地在這些地方舉辦音樂會推廣古典音樂,那種台上和台下的互動和感動,是在音樂廳演奏所無法取代的。
彭廣林回憶,有一次巡迴演出,演出前心裡念著,「會有人來聽嗎?」 開演時,來了一些社區的人,他們說有10 年沒聽到音樂了。
跟一般音樂家不一樣,台北四重奏全台灣巡迴演出時,面對的可能一輩子沒進過音樂廳,甚至是碰觸不到古典音樂的人。然而,一次又一次面對不同觀眾的那種回饋,正是樂團成長的最大動力。
台北四重奏本次將演出的曲目除梁祝協奏曲之外,還有台灣民謠組曲和丟丟噹。透過西學中用的概念,以西方的結構形式,演奏民謠等東方素材,往下扎根做文化推廣,這也是台北四重奏成立的主要宗旨之一。
台灣組曲包括了兩首台灣早期的民謠台東調與思想起,弦樂四重奏各聲部間將呈現彼此交織流動的聲音畫面。《丟丟噹》由洪芊惠改編,將20世紀前半葉的巴爾扥克與史特拉文斯基的作曲技法,運用在這首宜蘭的民謠,使其充滿了前衛、現代又新奇的古典美學。火車笛聲、爬山、過平交道的各種聲響都會透過四重奏精湛演出,絕對讓人耳目一新。
「藝術應該是歸鄉的, 因為它是從最鄉土的地方開始。」如同陳達的《思想起》和胡琴名曲《二泉映月》。彭廣林堅持,音樂還是必須要回到人群,期待在新唐人晚會的演出將引起觀眾的共鳴和感動。◇(//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