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台外交部:軍事交流不違反區域軍事平衡為原則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6日報導】(大紀元綜合報導)媒體報導,台灣生產的輕兵器,經「軍火外交」方式提供給友邦國家使用,但因政權移轉成為友邦內戰的屠殺工具。外交部發言人王建業說,媒體報導未必確實,台灣對外軍事交流配合整體外交規劃,也以不違反區域軍事平衡為原則。不過,他也坦言,對於援贈相關武器變成內戰工具,事後「很難追蹤」。

媒體報導指出,台灣國軍所生產的輕兵器,經「軍火外交」方式提供給友邦國家使用,但因政權移轉,包括賴比瑞亞、巴拉圭、海地及尼加拉瓜等國,卻都以台灣所生產的武器做為該國內戰的屠殺工具,台灣儼然成為「軍火之王」。

台灣早在1970年代起,即秘密對外輸出軍品與軍火。報導引述軍方內部資料指出,台灣軍火及軍品輸往包括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大洋洲的東加;亞洲的印尼、菲律賓、泰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非洲的南非、巴貝多、利比亞、摩洛哥、奈及利亞、西南非、獅子山;美洲的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巴拉圭、海地;歐洲的奧地利、德國等國家。輸出的裝備則是包括了鎮暴服、防毒面具、防護包、65K2步槍、T86步槍、T74排用機槍、手榴彈、各型彈藥及軍服等裝備。

王建業昨天上午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援贈武器絕不是我國對外軍事交流的目的。據了解,我國提供友邦的武器非常有限,未必是媒體所報導的數量。他說,對外軍事交流是整體外交工作的一環,軍事交流的範圍很廣,台灣目前協助中南美友邦做一些軍官和警察的培訓;在武器方面提供相當有限,並非媒體所載的數量,台灣主要援助一些軍需品如鋼盔、防毒面具等,主要是個人軍備性的物品。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對於軍事交流相當審慎,軍事交流必須配合國家整體外交規劃,也須顧及區域的軍事平衡,台灣在這方面相當具節制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