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濟民:《北大荒》黑龍江上的秋夜
要是在故鄉,一進黃曆七月,那北方邊境上的大草原就開遍了雪白的桔梗花,隨著從西伯利亞吹過來的涼爽北風搖撼滿野。黑龍江碧藍的江水晶瑩千里,天高地遠,人壯馬肥,這是北方邊塞一年中最豐足的季節,牧場上積草如山,田莊裹瓜甜果熟,山林裏到處都掛滿了野葡萄,人們也有餘暇去追求工作之外的樂趣。
就像在七巧節的晚上,沿江草原上的牧人,都被「牛郎織女」那段古老神祕的故事所迷醉。因為傳說中牛郎也是一個牧人,所以他神奇而哀豔的遭遇,很能贏得這些草原居民的同情,每一個年輕牧人都希望自己也能遇著像牛郎那樣浪漫的遭遇。每當這天,在牧場上,人們幾乎整天都在議論這個故事,好像它就是發生在昨天。
最有趣的是這些牧人竟把虛無的神話和真賣的生活羼混起來,在那天每個牧場都準備極豐盛的酒席,專為慶祝這對天上情侶的相會。這倒使我們聯想起法國的小說家大仲馬來,他也和這些牧人一樣的天真,曾為自己小說的人物慶祝生日。
在那天晚上,就彷彿牛郎織女要在黑龍江上相會似的,人們把酒席陳設在江濱,臨水設置香案。同時把牛也都趕來江濱,準備大批的馬鈴薯讓孩子們慢慢餵著牠們吃;連牛也沾到這個神話的光。一彎朦朧的上弦月,斜照著江水,草原靜悄悄地籠著一層薄霧,在香煙縹緲中合家歡宴在江濱,情調也確實是夠幽美的了!
年輕的男子們高舉起酒杯,虔誠地把酒潑灑在江水上,給牛郎敬酒。年輕的婦女們把自己最華麗的手帕扔到江水中,送給織女擦眼淚。他們對這神話中的情侶竟是如此地同情!宴罷,人們都坐在江岸上一邊飲茶,一邊靜靜地傾聽著,想從這靜夜的江上聽出織女的哭聲;想從那淙淙的流水聽出牛郎的細語,在這萬籟寂寂的秋夜,這些情感豐富的牧人,想把自己也滲入到神話裏面去。如果把黑龍江改稱「天河」,把七巧節改稱「牧人節」,對他們來說也許顯得更為恰當。
在這邊荒地區的第二個節目,是七月十五日夜晚的黑龍江祭。這是弔祭光緒廿六年,江東六十四屯血案那上萬冤死在江上的同胞。這祭典首先發起於下游一帶的農墾區,然後才擴及到上游那些荒涼的放牧區,在璦琿以下臨江的各城鎮,都把這個祭典舉辦得極隆重,有很多城鎮還在江上燃放煙火。這是一個既幽美而又傷感的夜晚,皓皓的夜色,照耀著這嗚咽萬里的大江,遙想當年那浮屍十日不絕的悲慘景象,怎能不令人憤慨悽傷;看,各城鎮那些站在江濱讀祭文的地方首長們,幾乎都是痛哭流涕的。居住在邊疆上的人們,都是最激烈的愛國者,無論是大人孩子都能把兩國的仇恨記憶得清清楚楚,為了國家疆界的保衛不惜流血犧牲,寸土必爭,這股愛國的熱情是傳統的,是普偏的。
每年這天晚上,在黑河市舉行一場規模頗大的煙火會,燃放煙火的地點設在江中的小島上。在銀色的月光下,噴起滿空的火花,映照在江水中,在水月色裏那種銀花樹的奇幻美景,真是令人迷醉!觀賞的人潮擁擠在江堤上,隔江相對的海蘭泡市(俄境)居民也都萬人空巷地集聚在江北,爭著來欣賞中國這美麗的煙火。兩邊的國境警察劍拔弩張地列陣江上,分別以小艇構成水上的封鎖線。
看,我們的敵人也有臉來欣賞煙火呵,就讓中國明亮的煙火照亮他們那烏黑的心吧!
在上游草原區那些臨江的牧場上,這天晚上人們都準備了上千上萬的荷燈,趁著月色把它們點燃放在水上,任它隨著流水慢慢地漂浮,藉以弔慰冤魂。一眼望去滿江都漂浮著密密的燈火,千星萬點就彷彿這是地球上的銀河系,這該是一幅多麼幽美而神祕的畫面。根據當地的風俗,哪家放得愈多所積的功德也愈為圓滿,於是沿江這些富有的牧場,都為積累他們的功德投下了可觀的資本,也為這邊荒點綴出一幅奇美的夜景。
這天晚上,所有的牧場盡量都把畜牲趕到江濱來,傳說這樣可使牲畜繁殖得更為興盛。人們在江水中扔下一些老黃瓜和紅蘿蔔之類的東西,引逗著這些牛馬不離水邊,其實這些牲畜們也都喜歡光亮,牠們在水邊擠得緊緊的,光看水上的燈火,卻沒看見那些漂浮著的食物,往往竟讓這些食物白白漂去。有些好奇的小馬甚至還涉水追著那些漂動的荷燈嗅一嗅,聞到了油味,就站在水中打著噴嚏。
每家牧場上的老年人,幾乎都在江濱逗留整夜,他們抱著滿懷興奮,目送自家的荷燈順水遠去,再欣賞從上游漂下來一群群別家牧場所放的荷燈,品評哪一群最亮,最多,製作的最精巧,猜測是哪家牧場放出來的……興致勃勃地,一談就是一整夜,在這寂寞而缺乏娛樂的大草原上,這也算是一個不尋常的節目了。
(五三.九.中央副刊)
摘自《北大荒》 旗品文化出版社提供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