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察:2007刮起懷舊風
【大紀元1月12日訊】(BBC特約記者 江迅撰文)元旦已過。1月1日視作元旦,是當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通行慣例。
中國大陸是中共執政前夕的政協會議上決定採用公歷紀年,將1月1日稱作「元旦」。雖然早在1911年後許多人實際上已經採用元旦的說法,但當局並未正式命名。
如果「懷舊」而作一番追溯,其實,中國人採用「元旦」一詞已經有4000多年歷史,夏朝的夏歷,即現在的農曆,以正月初一為「歲首」,正月朔日,俗呼新年,謂之「元旦」:元者,頭也,始也﹔旦者,明也,日出也,晨也,元旦就是一年中太陽開始升起的第一個早晨,也稱之第一天。
懷舊而追溯元旦起源。人生少不了懷舊,懷舊離不開追憶歷史。
2007年的元旦來臨之際,40萬香港人在尖沙嘴鐘樓和海運大廈前廣場、銅鑼灣時代廣場和中環蘭桂坊齊聲倒數,這是回歸以來人數最多的除夕歡慶。
2007,對於香港人而言,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再過半年的7月1日,香港回歸10週年了。
在1996年與1997年交接之際,還記得數十萬港人聚集在屯門黃金海岸沙灘,觀賞香港開埠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煙花匯演,隨著新年來臨的倒數聲,漫天繽紛,流光溢彩。
回歸前夕的香港,滿城爭說香港史,香港人掀起一股詮釋香港的熱潮。香港的傳媒、出版、文化藝術界,紛紛推出香港歷史的作品,倏地刮起一股熱風,令人大有時光倒流之嘆。
從來沒時間回顧,只顧埋頭賺錢而向前方走的香港人,似乎對自己的身世多了一份關注。
僅以電子傳媒為例,香港電台播出8集電視片《香江歲月》,以劇情人物串連歷史事件,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50年代移民潮、1959年石夾尾木屋大火、1967年天星小輪加價引發暴動﹔香港電台播出7集電視片《摩登時代》,描述涼茶鋪、茶餐廳、拜神等香港文化面面觀﹔還有香港電台播出電視片《香港精神系列》,共210集,香港無線電視的《香港傳奇》,香港電台中文台的《有前有後話香江》……
懷舊熱
在英國殖民者準備捲鋪蓋的當兒,香港社會卻興起一股懷舊熱。
不可否認,有些懷舊帶有商品化成分和獵奇味道,但此時此地眷戀前朝事物的心態卻是複雜的:或許含有深沉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或許是一種文化重認,辛辛苦苦創造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或許是新舊交替時代,市民中一股不安定情緒﹔或許也是抗拒強權政治歸宗的符號。
懷舊是一種對社會和人生的反芻,是一種心靈的享受,也是一首無音的妙曲。懷舊點綴著人們的文化精神世界,能讓美好的東西保留下來而延續下去。
懷舊往往是一種對過去的美化,也似乎暗示對現狀有所不滿,對前景感到焦慮。
人們都在說香港的故事,香港人的集體意識,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才開始出現。香港人過去沒有可以認同的國歌,幾十年只是唱著流行曲,看電視的時候,卻能勾起親切的香港情懷。
10年前殖民歷史終結,香港人才開始說自己的故事。藉著回歸歷史,反思今日面臨的大轉折時代,香港人辛辛苦苦建立的東西究竟是些什麼,於是有了集體記憶。
懷舊又是企盼中隱含著無奈。10年前,港人正處在一個瞬息萬變、動盪不安的時代。一個有可能早晨醒來發現窗外已是另一個風景的時代。
在一些擅長思辨的人來看,明天永遠是個未知數,歲月悄悄流逝,意識難免迷失。於是,他們將往事泡在杯子裡慢慢啜飲,為的是品味人間美好的沉澱,並支撐著睏倦的心靈去迎接曙光。懷舊的人靜靜坐在窗前,諦聽時間的腳步。這就是當年香港都市生活的一個情景。
歷史是一條河,一條渾濁的河。一切歷史地消失的事物,必然具有歷史的含義。
10年過去了。1996年的最後幾個月,一股濃濃的懷舊情懷,伴隨著集體記憶瀰漫社會。
因清拆天星碼頭而掀起保衛運動﹔以利東街為重點的舊區重建而引發抗爭﹔破壞維多利亞舊貌的中環填海工程一再遭到反對﹔在面臨消亡的皇后碼頭舉辦探討本土歷史的文學沙龍﹔中區域多利監獄、舊警署和中央裁判司署等古跡建築群的命運也再度引起關注……一次次公民抗爭運動,要讓這些 「人的地方」回歸市民。
面對一系列新社會運動興起,1月8日,政府終於改革保護具歷史價值建築物政策,首次公佈496個被評定為具保留價值的歷史建築物,就保存方案諮詢市民,同時改組擴大古物諮詢委員會的代表性,承諾加入「集體回憶」的元素,作為評定須保護建築物的準則。
公民運動
悠悠歲月,香港歷遍多少滄桑。舊有的事物,故有的文化,在民間日常生活中滲透。今天香港人的懷舊,已不同於10年前的懷舊,今天有了維護集體記憶的自覺,保障文化遺產的舉動成為一場公民運動。
現實,往往是以歷史來充實的﹔歷史,又是靠現實來生輝的。
香港有沒有濃厚的歷史凝重感?香港人對此充滿自信。他們正走進歷史,搶救文化遺產。
正如香港文化人董啟章曾經說過,說什麼什麼舊物「完成了歷史使命」,一方面好像給予正面的評價和尊重,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可以理直氣壯地加以清除,而歷史記憶因其為記憶,也似乎只要銘存於心,或者以仿製的替代物供人憑弔,就可以「拋開過去的包袱」,歷史於是變成了發展的障礙。可是,歷史作為賦予一個族群存在的意義的故事,並不是寫在書上的文字,它是由活生生的主觀記憶和客觀實物交織而成的。
中環和旺角,是維多利亞港灣兩邊的中心地帶,中環意像、旺角風韻,儘管都在不斷在變,卻依然是香港身份的必然元素,是本土的香港故事。它們陪伴幾代香港人的成長,是香港社會集體意識的一部份,要認識香港和香港人,就必須認識中環和旺角。
香港人的抗爭行動,體現了「香港是我家」的香港意識,是一個新生命的誕生。舊區、喜帖街、藍屋、天星碼頭……正如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說言:香港拆得太多,歷史要靠實物講故事,香港的故事如何再說下去。
公民社會
在元旦的前一天,香港與台灣舉行「台港兩岸民主發展新挑戰」的視像會議,有香港傳媒披露說,台灣副總統呂秀蓮會在視像中現身,結果卻沒有出現。
元旦翌日,筆者在台北總統府對呂秀蓮作了兩個多小時的專訪,問起她為什麼沒有現身。呂秀蓮說,她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什麼台港視像會議,何談現身不現身。她對今天的傳媒,似乎相當不屑。
這位副總統的會議室牆上掛著一幅對聯:秀閣長系天下事,蓮心總懷世間情。
儘管台灣人常常對這位副總統奚落而不恭,但可以說,台灣現代史公民運動的重要時刻,這位被一些人稱為「政壇真君子」的台灣女性都沒有缺席。在訪談中,她談到台灣人民對公民社會的探索。
台灣的公民社會雛型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出現各種街頭運動、校園運動、環保運動、農民運動,都在向執政者施壓。
1980年台灣有3960個民間團體,2000年有18000個民間團體,公民運動不僅擊垮了威權政府,也讓台灣出現了第一個合法反對黨,1987年執政黨解嚴,拆掉公民社會最後一堵圍牆。
今天的香港社會,在懷舊情懷中,香港的集體意識在增強,公民社會在成長。
台灣的民主和公民社會,是一代代人不懈追求才獲得的結果,付出的代價極高,過程相當漫長。不過,沒有別的選擇,唯有一代接一代努力。
可以預言,2007年香港人會繼續懷舊,在懷舊中繼續抗爭,在抗爭中繼續養育公民社會的成熟。(//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