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發性的概念
食物發性是食療學的一個特殊概念,正常情況下,每一種食物都有其特有的性味,而食療營養師正是運用這些性味,通過辨證施膳,來達到治病、防病、調養的目的。如果忽略了食物的這些特性,就能誘發疾病,引動宿疾;如果在生病服藥、或病後調養期間,進食了與藥相反或與病性相因的食物,就能削弱藥力,加重病情。這就是食物的“發性”,這種具有發性的食物,又叫“發物”。這裏的“發”有“與身爲害”意思。
食物發性的本質
宋代著名食療學家陳直在談及食物的性能時說:“其五色、五味、冷熱、補瀉,亦皆稟於陰陽五行,與藥無殊”,這也是食物之所以能治病的基本原理。我們從《神農本草經》、《千金方》、《食療本草》、《飲膳正要》、《隨息居飲食譜》等藥物和食物的專著裏,都無一例外地發現其給食物列出了性能,而且根據不同的性能明確了不同的適應證。食物“發性” 的本質,實際就是食物性能被非常態運用時所産生的“與身爲害”的作用。按食物性能“與藥無殊”這一原理,如熱性之體的人長久、大量食用熱性食物,“以熱益熱”。這種食物的熱性,就成了非常態性的“發(熱)性”,而之於寒性人來說,這熱性食物正好發揮出了它“寒者熱之”的糾偏矯弊的功能,也就成了常態性的 “食(藥)性”。可見食物“發性”最終取決於食物的性能是否常態:非常態時爲“發性”,常態時爲“食(藥)性”。
食物發性、食性的臨床學意義
在食療學臨床應用時,食物的“發性”和“食性”是可以與互相轉化的,而轉化的關鍵是:在食治過程中能否準確辨證,遣膳用食。辨證精准,遣膳用食得宜,食物的“發性”就能成爲“食性”,反之,“食性”就會異變爲“發性”,産生誤治後果。在臨床上常見以下幾種情況:
1.辛辣味厚類食物“發性”時爲熱害,“食性”時得溫陽之益。
這類食物在非常態時能引熱動火,傷津耗液,導致大便秘結、口幹舌燥、咽喉腫痛、面紅目赤等。常見以調味之品和溫熱之性的動物之品爲主,如韭類、酒類、蔥、薑、椒、蒜、芥茉、羊肉、狗肉及鹵制食品、煎炒、油炸之物等。在常態時,多用於陽氣不足、虛寒內生的病症,如胸腹冷痛、食欲不振、口泛清水,甚者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等。
2.腥臭膻味類食物“發性”時爲風害,“食性”時得升陽溫養之益。
這類食物在非常態時能使人陽氣亢盛,虛火內擾,助生外丹內毒,引發皮膚、外科瘡瘍、中風、頭暈目眩、驚風、痹證等。常見的食物大多以水産、禽畜及辛香走竄之品爲主,如蝦、蟹、魚、貝、雞肉、鵝肉、豬頭肉、雞蛋、牛乳、椿芽、芫荽、紫蘇葉等。在常態時多用於臟器虧損、陽氣下陷的病症,如形體羸瘦、腰膝酸軟、納呆乏力、下肢浮腫、苔白脈弱等。
3.甘甜柔膩類食物“發性”時爲濕害 ,“食性”時得滋潤之益。
這類食物在非常態下則能生濕釀熱,蓄濁礙脾,導致胸悶、腹脹、厭食不饑、體發虛胖、咳吐痰濁、舌苔滑膩等。常見的食物大多以甘甜辛滋之品爲主,如糯米、飴糖、蜂糖、藕、冰糖、醪糟、米酒等。在常態時多用於體內津液不足、失于滋養的病症,如唇舌乾燥、大便結燥、口渴喜飲、肌膚失去潤澤、尿少、舌紅少津等。
4.生冷冰沁類食物“發性”時爲冷害,“食性”時得清涼甘潤之益。
這類食物在非常態下能冰伏陽氣,滯礙生機,表現出飲食不香、脘悶納呆、神疲畏寒、肢冷浮腫、面色萎黃或白、舌質淡、體胖嫩有齒痕、腹痛等。在常態時,多用於陽熱亢盛,火邪內熾的病症,如面紅目赤、心煩、口舌生瘡、大渴引飲、大便秘結、舌紅苔黃燥等。常見的食物大多以各種生冷之品爲主,如水果、新汲水、雪花水、冰糕、霜淇淋、生冷蔬菜等。
5.熾烈竄動類食物“發性”時爲耗動之害,“食性”時得行暢之益。
這類食物在在非常態下則能耗氣動血,損傷脈絡,誘發各種出血之症,常見的食物大多以辛辣、昆蟲類食品爲主,如辣椒、胡椒、川椒、酒類、油炸全蠍、蚱蜢等。在常態時多用於氣機鬱結、血行不暢的病症,如鬱鬱不舒、胸脅脹悶、悲憂不歡、太息寡言、或急躁易怒、脅肋脹滿,甚或脅下痞塊、刺痛拒按、痛有定處、入夜更劇,可捫及腫物包塊,舌質紫暗或見瘀斑。
6.壅實厚重類食物“發性”時爲滯害,“食性”時得補養之益。
這類食物在非常態下能滯閉氣機,妨礙脾胃的正常功能。常見的食物以瓜豆之類爲主。如紅薯、土豆、綠豆、黃豆、蠶豆、豌豆、蓮米、芡實等。在常態時,多用於脾胃虛弱之證,如四肢乏力、食欲不振、胃脘脹滿、大便溏瀉、噁心嘔吐、舌淡苔薄、脈沈細弱。
來源://www.anc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