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論悲傷的書是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離世前的最後一本著作。她於1969年出版第一本著作《論死亡與臨終》,在全球掀起了「生死學」的革命浪潮。由於此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因此「死亡」、「臨終關懷」、「臨終病人的心理」等課題,在不同文化中引起廣泛的注意,對醫療、社會及文化形成巨大衝擊。
本書從病人的角度轉移至失親哀傷者的角度,亦是羅斯醫師在因中風坐了九年輪椅及面對死亡的預期性悲傷中,切身體會之深刻作品。本書最大特色有下列三項:
一、理論基礎與實例水乳交融,引人心領神會:
本書的理論基礎相當完備並佐以實例,無論對醫療專業人員、一般民眾、病人及家屬,都是絕佳的參考資料,甚至是正處於悲傷之喪親家屬的一帖良藥。兩位作者是長期累積實務經驗的大師。本書不像教科書那樣枯燥,讀來生動活潑,發人深省。
二、兩位作者的真情告白,不只從外在來「寫書」,更寫出自己的肺腑之言:
羅斯醫師與大衛.凱思樂在本書中分享自己的悲傷經驗。他們在悲傷中體悟生命的脆弱及韌性,而「曾經愛過、失去,又活了過來」的人生歷練,使得他們更感念:「生命、死亡與愛是上天給你的恩典。」
三、內容包含悲傷各層面且面面俱到:
本書從預期性悲傷、悲傷的內在世界及外在表現、悲傷的不同面貌以至特殊情況,例如,災難、自殺、阿茲海默症(失智症)及猝死等所造成的悲傷都有詳盡的詮釋。尤其在〈自殺〉一文中,以真實遺書來表達自殺者的心境,更是賺人熱淚,也能以更大的包容及同理心看待深陷悲傷的人們。
羅斯醫師自1969年出版《論死亡與臨終》一書中,提出「臨終的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後,可說是毀譽參半。譽者認為如此清晰的分類與階段論,很符合科學原則;毀者則認為就是因為太過清晰,將複雜的情緒簡化,不符合臨床的事實或現象。
真正接觸臨終病人者隨即發現,幾乎沒有一位病人是按照五階段論。如此簡單的階段論反而造成人們誤判病人的情緒,並加以標籤化,使病人更感到不被了解與孤獨。再者,由於近三十年來關於死亡與臨終之主題的研究甚多,大部分具水準研究的結論均是推翻此五階段論。
羅斯醫師是一位具經驗的臨床精神科醫師,曾撰寫二十多本著作,卻未曾在學術領域中深耕。她的著作並非從嚴謹的研究得出新知,而是從實務經驗出發,因此很難說服正統學院派的學者。
近年來,有關死亡與臨終的學術論著或百科全書陸續出版,盡是對五個階段的批評。羅斯醫師當然知道這些批評,因此她在本書中表示:「五個階段被世人廣泛地運用與誤用。」
她也在〈我的悲傷經驗〉一文中道出:「我的人生目的絕不只是度過這些階段……,我的生命絕不只是五個階段便能一語道盡,我相信你的人生也同樣豐富。重要的不只是認識這些階段或紀念逝去的生命,而是活過的歲月。」這段結論正是本書宗旨的最佳寫照。
雖然本書開宗明義仍是介紹「悲傷的五個階段」,但作者的重點置於後記〈悲傷的恩典〉中。後記中有幾段擲地有聲的話:「悲傷是必經的人生體驗……沒有人會白白悲傷。悲傷有治療力量。如果你沒有好好走過悲傷,便會喪失治療靈魂、心理與情感的寶貴機會。悲傷是上天的恩典!」
因此這五個階段只能做為背景知識,對「悲傷」的本質與表現多些了解,卻無法視為金科玉律,硬按在個別的人身上。真正要了解悲傷或幫助悲傷的人,只有用愛,全然包容、接納的愛,才可能看出每個人的獨特性與個別性,也唯有愛才有治癒的力量。
人的獨特性與複雜性絕非幾個階段就可以說明清楚。深入了解、體恤、接納、愛,才是真正治療悲傷的途徑。◇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