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擁翠歲月

施寄青
【字號】    
   標籤: tags:

每個人都很好奇,像我這樣的公眾人物,怎會在退休後隱居山上,而且是遠離台北。

 
問自己到底要什麼?

每次上電視加入政治口水戰,別人怎麼看我我不管,連我自己都不欣賞自己的角色,遑論其他?

我一定要下台,一定要解放自己。一年兩百多場的演講、教書本業、寫作、上媒體,終日忙得喘不過氣來。但藉著演講機會全省走透透。

中國、美國去了不下十多次了,卻找不到我想落腳的地方,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稍留。

回過頭來看這個我生活了五十多年的海島,雖然我的河洛語不輪轉,客家語一句不會,遑論原住民話。放眼全球,對我而言,還有比它更熟悉的地方嗎?

何況我一生中最精華的歲月都投注在這塊土地上,如今是該我享受自己耕耘成果的時候了。

想過田園生活問題多
台北縣有三座核能電廠,並且東北季風太大,非宜人之居。宜蘭多雨,台東、花蓮多地震,桃園、新竹工業區太多,台中以南天氣太熱、水質不好,再加上九二一地震,餘悸猶在,最後跟李元簇前副總統做了鄰居,現在才明白他為何選苗栗卜居了。

當初只想做陶淵明,從未想過這可是個極其奢侈的夢,近五來來,心力交瘁,鄉下居大不易。

這年頭想過田園生活的人還不少,大家都太天真了,鄉下的土地仲介個個是舌燦蓮花,弄個歐美式的木屋別墅,建在峭壁上,外面加上寬敞的露台,坐在露台上,手中一杯咖啡或香茗,望著四面青山綠野,好不愜意。心想:白天看山看藍天,晚上星斗滿天,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哇塞!幸福透了。

很多人便在美景當前的誘惑上,很衝動地買了,還委託仲介業者代辦建木屋別墅。等屋子建好了,所有的問題都接踵而來。

首先是農發條例規定興建農舍,土地面積不得少於0.25公頃(756坪),而且是農牧用地。林業用地不能蓋,我們這些都市人哪懂土地地目有這麼多,什麼山坡保育地、農牧用地、林業用地等,只管地點好不好,風景美不美。

能不能蓋房子除了看地目,還要看坡度,三十度以上不能蓋,仲介業者往往偷偷將地剷平,來個先斬後奏,就看縣政府主管單位認不認這個賬,結果受害的是我們這些都市來的土包子。

買了地還不能先蓋,土地過戶與設籍都得滿兩年才能蓋,蓋之前還要申請簡易水土保持、農業使用證明等繁瑣的手續。

除台北市的行政效率好外,其他縣市,特別是鄉鎮公所的公務人員(我贊成廢掉鄉鎮公所)全是懶惰怕事,絕不好好為民服務,只會窮找當事人麻煩。我這樣說有一竿子打翻全船之人之嫌。但有心為鄉里服務的人少,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多。

由於鄉下地方大家都沾親帶故,因此這些公務人員不敢拿本地人開刀,專找外人開刀。鄉長無視於自己和他的鄉親濫墾濫建,不斷派人來告發我們這些外鄉人。

山居毛賊特多,如今不景氣,很多人週一到週五上班,週休二日才過來住,平日唱空城計的結果,什麼東西都給搬空,連舊的冷氣機、厠所擺的衛生紙也搬走。有些屋主只好在門外貼大字報,哀求小偷大人高抬貴手,因為已家徒四壁了。(這四個字不是形容詞)

搞得大家什麼東西也不敢放,從外面看屋子美侖美奐,裡面是家徒四壁,如何能住得舒服?熱水器掛外面都會被偷,為了防小偷,生活的便利性全顧不了。

很多人問我是常住鄉下,還是偶來小住。

我是常住的人,若不是常住,早給小偷光顧不知多少次了。

有幸遇得好鄰居
其實鄉居十分寂寞,沒有幾分定力是住不下去的,最近的鄰居都在五百公尺外,雞犬相聞,卻看不到對方,甚至是老死不相往來。有些人不敢獨居,便十幾戶組成一個社區,每家佔地約千坪。

我不喜歡與人住得太近,若要與人挨家挨戶,又何必住鄉下呢?

但很少人像我這樣離群索居。

忙完農事,獨自坐在陽台上,看著夕陽西下,想起「宿鳥歸飛疾」、「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詩句,果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晚上在燈下閱讀宗教書籍。我是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年輕時是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中年以後對老莊有興趣,晚年探究佛經及其他宗教經典。

如果不是碰見好鄰居,我大約會做逃兵,逃回紅塵中,因為鄉居大不易。

我的好鄰居是陳氏夫婦,先生曾是職業軍人,一腔熱血報國,誰知軍隊中會升官的多是逢迎拍馬之輩,他生性耿介,如何不被打壓。眼見將官升不成,又是別人眼中釘,背上芒刺,不走人還待何時?便退伍了。

退伍後,由於性本愛丘壑,跟太太約定到鄉下住。夫婦兩人吃了不少虧才摸索出如何住下來。我們認識後,他們伸出援手,幫我解決不少鄉居問題。陳先生也教給我認識各種植物,帶著工人幫我種樹,到中港溪撿石頭堆砌成花圃,以免土石流失,水管破裂還幫我檢修。

陳太太幫我解決交通問題,三不五時載我到市區買菜和日用品,送我到火車站搭車上台北。從台北回來,到車站接我。

有一次,他們來接我,剛好我膝蓋扭傷,十分疼痛,看到他們像見到親人一樣感動。

我一生從未遇過可「靠」之人,全是別人「靠」我,如今老了,沒那個精力再讓人「靠」,沒興趣當救世主,但也不想靠別人,給人添麻煩,問題是我即便想靠人,大約也找不到可「靠」之人。不意晚年碰見如此好的鄰居,真是「遠親不如近鄰」。他們不只是我的近鄰,更像我的親人。

有福分再來試試
很多人問我鄉居生活好嗎?我很難回答,我不勸人效法我,除非你跟我有一樣的福分,能認識像陳氏夫婦這樣十項全能的人,而且大家臭味相投,否則鄉居的樂趣還沒體驗到,反成了自找罪受。

想看青山綠水何必大費周章買鄉下的地建屋,橫豎也不能天天與青山綠水為伍,倒不如閒來沒事,找個山明水秀的地方住上一、兩天,洗滌凡塵,休養生息,再回紅塵去奮鬥,這才是比較務實的做法。

沒有好鄰居,鄉居的寂寞是難以排遣的。

這是我鄉居四年的深刻感受。◇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過去幾十年,這個世界是屬於一群擁有特定心智能力的特定族群──會寫程式的電腦工程師、專搞訴狀的律師和玩弄數字的MBA。但現在,豬羊即將變色。未來的世界,將屬於心智迥異的另一族群──有創造力、具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這些藝術家、發明家、設計師、說故事高手、看護者、諮商員及宏觀人士,將入主社會高報酬階級,坐享快意人生。

  • 幾個月前,美國愛慕理大學小兒科教授楊義明醫師打電話邀請我替他所策劃的奧斯勒醫師(Dr. William Osler)的《生活之道》寫一篇中文導讀。當我接到這中文譯稿以及英文的原書時,才發現兩位日本學者這麼用心的每一篇演講前加上一頁他們的心得,以及文中多處加上註解,以幫忙讀者了解書中的典故。
  • 我是1933年6月7日出生在北京的。但是,四歲未足,就在蘆溝橋第一聲槍響,揭開了中國對日八年抗戰序幕的那一年,便離別故鄉,開始流浪了。

    戰火,啟明了一個大時代。同時,也把燃燒著罪惡的影子烙印在我一雙單純無邪的眼瞳上。從我有記憶以來,從不知自己曾享有太平兒童拍手嘻笑歡唱生命中許許多多亮麗美好事物的經驗。我的童年是堅硬而貧瘠的。跑進我童年意識中的是槍和炮、子彈和刺刀、黑暗與鮮血。戰爭,那我毫無概念也極其陌生的怪獸,把我吞噬了。

  • 這本論悲傷的書是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離世前的最後一本著作。她於1969年出版第一本著作《論死亡與臨終》,在全球掀起了「生死學」的革命浪潮。由於此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因此「死亡」、「臨終關懷」、「臨終病人的心理」等課題,在不同文化中引起廣泛的注意,對醫療、社會及文化形成巨大衝擊。

  • 我讀連載小說,尤其是故事性強的中國古典傳統體裁的連載小說,常常是迫不急待的先睹為快,熊召政先生的近作《張居正》就是其中之一。

    幾年前,有位朋友在報上的小專欄中表揚我一件小事:我們二人去參觀香港的書籍展覽會,排隊入場的人數很多,我們排了很久還是輪不到。我就說不排了,過一、兩天人少了些時再來。那位朋友問我為什麼不使用「特權」,因為我是參展的出版社的主人,有「特權」可以不必排隊,我說如果我不排隊而先進去,就使得有一位讀者不公平地被擠在外面,妨礙到別人的特權是不能用的。

  • 「快樂呀!就是功課變多了。」他手上拿著零食,邊吃邊往下叨絮不停:「像從前寫作文我從來不用標點,幹嘛那麼麻煩,浪費時間。現在升上五年級,每天都要寫日記,我都用標點給它算好格子,每換一行到上面,就畫個圈分段,這樣就可以寫得很少但是看起來很多。」

  • 要不要出這本書,讓大家著實琢磨很久。我們都是從都市境內移民到鄉下的,有人為了養病,有人為了減壓,更多人是想效法陶淵明。

    鄉居的種種困境,鄰居們在文中都已詳細說明,無庸在此贅述。

  • 尼古拉‧特斯拉,是電氣時代真正的先知!!!他的每一次預言,都能讓世界快速進步至少一百年──只是,人們視他為「科學異端」!
  • 無論如何,我已大致理清了兩岸客家曾家的關係。相信兩岸總有春暖花開的一天,當那一天來臨,我會帶著自由的臺灣客家子弟回去看看先人曾亮寅的故鄉,衷心感謝他當年的當機立斷,率領子孫遠離苦難的中國,投奔黑水溝,移民臺灣。
  • 高智晟承傳了母親的善良、勤勞和堅忍。他做律師,常常是免費為最底層窮人打官司。他走在燈火輝煌的大街上,心想著那些還在苦難中掙扎的人們,所以他告訴妻子,「我覺得我跟這個社會是隔開的,我融入不到這個社會當中。因為我掙的錢越多,我的當事人的苦難越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