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黃偉基:台紡品不能殺價生存 應提升競爭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二十七日專電)中華民國紡拓會祕書長黃偉基表示,台灣紡織業若繼續與亞洲及非洲國家競相殺價,掙扎生存,到頭來只有死路一條。台灣廠商必須提高原料高級化及訴求產品功能性,並運用ITSolution成為快速服務供應商,才能繼續在全球紡品市場保持競爭力。

由全美成衣暨製鞋公會 (AAFA)主辦的「2006全球紡織材料展」正在紐約賈維茨會展中心一連舉行三天。由力麗、年興、佳和、新麗、潤泰、儒鴻等廠商組成的台灣第一個紡織產業運籌組織–「紡織業e化聯盟」,這次由黃偉基帶領來美參展,期盼替台灣紡織業尋找另一片天空。

黃偉基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全球紡織產業在過去十五年成長百分之八十六點六,但整個產業競爭態勢出現明顯改變,中國去年紡品出口總額達一千一百五十億美元,從業人員高達二千萬人,台灣去年出口一百十八億美元,相關從業人員只有二十萬人,而亞洲的南韓也急起直追,技術持續創新,已是台灣最大威脅之一。

另一方面,全球正面臨嚴重供需失衡現象,供應端快速擴充,尤其是中國,但需求面卻未如預期理想,導致供應商殺價競爭,生意愈來愈難做。

他說,台灣沒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不產棉花及絲織,只能仰賴進口,無法與中國、美國、印度等國競爭,而化纖及尼龍又面臨油價起伏的不確定因素,廠商必須花更多心思研發,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才能繼續保有競爭力,否則很容易從市場上消失。

黃偉基不諱言指出,台灣若依舊與亞洲的中國、印度、孟加拉或非洲國家競相殺價,掙扎生存,可以想像未來只有死路一條。

他說,美國是紡織品最大市場,台灣「紡織業e化聯盟」這次前進美國,就是希望藉參展機會向國際廠家推銷亞洲第一個實施跨體系、跨產業整合能力的e化聯盟經驗,展現台灣紡織業「One Store Shopping」能力,相信有助於台灣廠家拓展客源。  

黃偉基表示,紡織產業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一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但過去十餘年,在全球化、勞動成本及各國產業高度競爭下,台灣紡織業正面臨新一波挑戰。

為了因應全球市場變化,他表示,台灣紡織業正推動整合上、中、下游人纖、紡紗、織布、染整及製衣等供應鏈,提供快速優良服務,以期面對中國大陸及南韓等強烈競爭,提高台灣紡織產業競爭力。    

黃偉基也說,台灣紡織業的優勢在於將原料「商品化」的能力強,目前台灣廠商積極進行化纖原料高級化,強調多功能性,一個布料兼具防水、透氣、保暖、去熱、抗紫外線等,同時也將產品「時尚化」。

他舉歐洲部分國家已經研發出一種兼具九種功能的布料為例,台灣必須加快腳步研發產品多功能性,強調超輕薄;另一方面,原料也可再明確劃分等級,滿足不同國家或區域的需求。    

另外,黃偉基認為,台灣紡織業成立e化聯盟,透過有系統的組織,積極建立在台灣統一接單、統一採購、全球生產配送的快速營運服務模式,並透過經營模式改變與資訊化應用,有效重整紡織業供應鏈體系,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與附加價值,應該是台灣紡織業突破困境的利器。

他說,不管是代工或自有品牌廠商,過去要二十天完成的事,現在透過IT Solution,運用線上服務 (on-line service),只要一天就可以做完,多餘的時間就是台灣與國際競爭的最大優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