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問診學看病(二)

【字號】    
   標籤: tags:

4.問味覺

  通過詢問患者的味覺,也可以瞭解病性。口味正常,中醫稱「口中和」。異常的口味主要有:

  口中淡而無味,多為脾胃氣虛的表現;口甜,多因濕困脾胃;口粘,多因痰飲阻肺,或食積內停所致;口苦,多屬熱證,如胃火熾盛、心火偏亢,或肝膽濕熱,膽汁上蒸所致;口酸,多見於肝胃蘊熱,或食積內停;口鹹,多屬腎虛,多為腎液上乘之象。

  口渴,又稱口乾,通常為人體缺少水液,或津液不能正常輸布的反應。在疾病過程中,若口不幹,表示津液未傷或輸布正常,多見於感受寒邪,或陽虛內寒證。口渴而欲飲,並喜冷飲者,多為熱盛津傷證,可以用清熱生津的食品,如西瓜、梨汁、藕汁、荸薺汁、橙汁等治療。渴而喜熱飲,且不多飲,為濕阻氣滯,津不上承所致;若口渴欲飲,但飲入即吐,小便不利者,為水飲內停,津不上承的徵象。這兩種口渴均不宜用以上食品。反而要用化濕、理氣,甚至是利尿藥才能止渴。

  5.問大小便

  大便異常主要有便秘與洩瀉兩種。

  若大便乾燥如粒,排出困難,數日一行者,多為腸中津虧血少,可用蜂蜜、香蕉、芝麻等潤腸之品;如伴形瘦、腰酸者,可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嚴重者可用生地30~60g,白芍30g,炙甘草5g,水煎服。

  大便不幹,或質稀,但解而不暢,量極少者,多為氣滯濕阻的便秘,可多食洋蔥、蘿蔔等有通氣作用的食品。

  大便時干時溏,或前干後溏,多為肝郁脾虛,肝脾不和證。可用中成藥「逍遙丸」。

  大便質稀不成形,或夾雜不消化食物,或水瀉,每日五六次,甚則難以計次者,可用焦山楂15g,石榴皮20g,水煎服。此方價廉,但有很好的止瀉作用,適用於瀉而暢,次數多,瀉時急迫,甚至來不及如廁者,不適用於瀉而不暢者。

  小便的異常主要有小便不利或過利兩大類。

  小便不暢,排尿無力,多屬腎氣虧虛。小便不暢,次數增多,排尿有灼痛感,多為濕熱下注之證,輕者可用車前草(鮮者更佳)30g,鮮品可用至60~200g,水煎,代茶飲。小便量少,次數減少,多由於津液量的不足,如熱盛傷津,或出汗、嘔吐、洩瀉太過,津液耗傷等;若尿少而有水腫,則是因肺脾腎三髒病變,致氣化不利,水濕內停所致,可用玉米須、冬瓜、黃豆、瓠子等,水煎服。

  老年人若小便量多色清,或尿後餘瀝不盡,或夜尿增多,甚或尿失禁者,多屬陽氣不足,下焦虛寒,腎氣不固,膀胱失約所致,可用中成藥「金匱腎氣丸」,或每晚食用炒熟的白果7~10粒。

  以上介紹的都是一些常見的,且有特徵性的症狀,對初學者來說較易把握,可以據此選擇食品,或中成藥治療。當然,患者自覺症狀還有許多,如眩暈、耳鳴、失眠、咳嗽、噁心、腹脹、盜汗等等,情況較為複雜,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文章來源: 山草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