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又稱拜月節,是中國重要傳統節日之一,因適逢三秋之中,十五又恰為月中,故又名「八月半」,此日,月亮距地球最近,因此在民間的傳統習俗上都有拜月、吃賞月飯的風俗。而在賞月的同時,亦流傳著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樹、玉兔搗藥等美麗神話故事,只是當今科技發達,太空人登上月球之後,神話故事從此破滅,現代人很少會再去拜月了。
提起中秋的應節食品,大家第一想到的一定是月餅,月餅也叫團圓餅。這天,當全家聚守一起欣賞著一輪明月時,吃著圓圓的月餅,象徵著人圓、事圓,一家和樂團圓之意。在台灣則是有一項特別中秋名產~柚子,中秋時節,柚子剛好是盛產期,用柚子來祭拜,取其神明的保「佑」之意,因此月餅及當季的瓜果是最主要的。此外,民間有些地區也祭拜「米粉芋」,坊間流傳:「吃米粉芋,找好頭路」,用閩南話說,取其偕音,意寓祈求自己或子孫能找到好工作。近年來,台灣地區又發展一種新的活動~~烤肉,藉著賞月在戶外烤肉團聚,已成為中秋節特殊景象。
中秋吃月餅的傳說起源於元末明初,當時蒙古人統治中國,欺壓百姓、魚肉鄉民,甚至為了防止漢人聯合反抗,不准民間私藏武器,規定十戶合用一把菜刀,十戶供養一元兵,並負責監視漢人的一舉一動,許多有意起來反抗之士,卻苦無共商對策時機。近中秋,朱元璋的軍師爺劉伯溫,放出消息說:今年有溫疫,除非家家戶戶吃月餅才能避瘟疫,同時也將月餅分送至各戶人家,當掰開月餅,發現裡面藏著條子,寫道:「八月十五殺元兵,滅元朝,家家戶戶齊動手」。為了紀念這次的起義成功,每逢中秋節就製作月餅,互相饋贈,全家團圓吃著月餅賞著明月,傳沿至今,已是不可少的習俗。
月餅主要是由皮和餡組成的,製作的種類、特色,因地方食俗而異。較為人所熟悉的有廣式月餅、港式月餅、蘇式月餅、京式月餅、潮式月餅等。商人為了推銷月餅,通常會挖空心思巧製各式各樣不同口味,較傳統的如伍仁、豆沙、棗泥、蓮蓉、蛋黃酥等,也會依內含的餡料不同取了極雅緻且神話的名字,例如:嫦娥奔月、七星伴月、西施醉月等名稱配合。無論是什麼口味,月餅為高油、高糖分、高熱量食品,對於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朋友還是要稍為忌口為妙。@*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