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處理陳良宇案須超越權鬥格局
【大紀元9月27日訊】(亞洲時報記者方德豪9月27日撰文)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已因貪瀆問題於9月25日垮臺。必須強調,胡溫體制這回果斷地打倒一個腐敗集團,實在應該肯定;但作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他們應該展現更廣闊的視野,超越“權力鬥爭”的格局,採取切實採取措施讓官僚退出形形式式的權力和市場壟斷,在制度上克服中國的集團式腐敗行為。
對這次陳良宇事件,外界多以“權力鬥爭”的角度觀之。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次事件足堪跟1995年的陳希同事件比附之處甚多。
陳希同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北京市委書記;他的政治級別跟陳良宇剛好一樣。陳希同和陳良宇都是以貪瀆下台,二人都傳出有包養情婦,都因秘書腐敗問題而禍起蕭牆。正因為陳希同和陳良宇案雷同之處甚多,而陳希同案被廣泛視為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立威信的一役,因此外界也視胡錦濤以撤掉陳良宇職務作為鞏固權力的一仗。
應該指出,正是因為江澤民時代的陳希同案提供了一個錯誤示範,所以導致今天的陳良宇案,也出現了“權力鬥爭”的普遍看法:陳希同或任何官員涉及貪瀆,都應當以司法將之制裁,並在制度上加以糾正,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可是,也許當時的領導人真的只把司法制裁陳希同視為“權力鬥爭”的一個手段,於是並沒有意思考慮制度上的改良防止類似情況重演,所以今天才會有陳良宇案的出現。
這次陳良宇被指涉及上海市社保基金的違犯操作,正好可以作為一個論述的例子。據《經濟觀察報》8月20日的報道,由中紀委清查上海違規用地引發的上海社保案件,正在牽連越來越多的機構。調查人員相信,有資金被違規轉入股市炒作,涉及金額數以百億人民幣計。
其實,社保基金的問題,正好反映出中國的金融管治體制水平,尚跟國際社會有極大差距。成立於2000年8月的中國社保基金,全稱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其成立目的是建立戰略儲備,用於彌補今後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社會保障需要。可是,中央交給地方管理的社保基金,卻出現了諸多問題。
社保基金的問題,並非上海所獨有。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向各省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發出通知指出,“近年來,擠佔挪用社會保險基金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社會保險基金安全和制度可持續運行”。
又據中國《江南時報》8月27日的報道,2005年全國社保基金實現收益率3.12%,僅僅比同期銀行儲蓄利率稍高。中國官僚形成的多層管理機構,顯然並不稱職。同一報道又指出,社保基金的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中國社保基金的管理成本為3%,而國際上一般在1%左右,美國加州的社保基金管理成本則只有 0.16%。
不難發現,類似中國社保基金的情況,在許多中國公共管治的領域都有出現。說到底,中國的政府官員跟市場的分際並不清楚。因為中國的市場法規明顯並未健全,像反壟斷法,一談多年未能落實,這中間原來涉及許多官員的利益。在這二十多年的開放改革過程裏,很多官僚和其家人已率先受惠,搖身一變成為企業老闆,但他們的政治影響力同時還在,且他們已發展成許多不同的“官商勾結”式的利益集團。於是,在中國許多官員同時又是裁判,又是球員。
不幸的是,中國的政治制度並無適當的機制去制衡腐敗的官員,即使是最不受百姓歡迎的官員,也可以在上級的支援下當選,且中國報章輿論受制於地方官員,真實的情況難以在媒體向中央反映,再加上中國幅原廣大,中央政府即使有心,也無法一一處理也方的申訴。即使中央政府願意處理某些申訴,地方官員也以最大的力氣去堵塞他們上訪的機會。像過去也有不少上海百姓舉報陳良宇,但直到陳被解職前最後一刻,舉報他的上海居民一樣受到非法拘留。
中外對陳良宇案高度關注,自然是因為外界多認為陳良宇是曾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的愛將,因此,中國中央領導這次敢向陳良宇開刀,正好展現胡溫的反腐決心,而百姓高興幾天也不意外。但必須強調,中國這次調度上數以百計的中紀委調查精英,經過極其嚴密的部署,才可搞定一個陳良宇,要處理一起案子也要花這麼大的力氣,在管治學上考慮,反腐實在較防腐困難得多。
胡錦濤若要在歷史地位上超越江澤民,外界審視的一定不是他是否能夠擊倒被視為江澤民系的人,而是他能否帶領中國走出一條現代化的道路。國家領導人要建立權威,鞏固影響力,才可推行其政治理念,以反腐作為手段之一,也屬無可厚非;但一個真正的政治家和政客的分別是,政治家對原則問題能貫徹始終,政客則只能投機取巧。今天機會就在胡錦濤當前,他已証明了其反腐決心,但我們更願意看到他以一個政治家的視野,在制度上克服中國的集團式腐敗行為。我們願意看見,今年10月8日舉行的六中全會能夠討論中國走向現代化市場的路線圖,而有關願景能於明年的中共十七大定案。(//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