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業 : 北京對流亡藏人的政策
【大紀元9月20日訊】這個話題比較特殊,又很多人對此有各種各樣的看法和見解。筆者看來,從以下兩個方面去探究的話,不難看出北京對流亡藏人政策的實質。
流亡藏人的定性問題
談起統戰部內部分工時,二局是”負責對民族、宗教工作進行調研並 提出政策性建議;聯繫少數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舉薦工作;協同有關部門與達賴集團等國內外敵對勢力分裂祖國的活動進行鬥爭,做國外藏胞的工作。”同時,中共中央統戰部的主要職責中確立的第三項任務為”負責調查研究、協調檢查有關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聯繫少數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舉薦工作;協同有關部門與達賴集團等國內外敵對勢力分裂祖國的活 動進行鬥爭。其份量可見一斑。
這裡有關鍵性的兩個詞組,即”達賴集團等國內外敵對勢力”和”國外藏胞”。也就是說,”敵對勢力”是打擊的對象,”藏胞”是統戰或爭取的對象。按著北京的思路去講,打擊少數,爭取多數是一種嚮往或說法。但是,回過頭來觀察西藏流亡社區時,世界各國分散的85%以上的流亡藏人向西藏流亡政府(北京稱達賴集團)自願上繳稅 收。恰恰北京一直打擊多數爭取極少數的政策本質顯現出來了,因此,85%以上的流亡藏人成了北京的打擊對象,所以,北京對流亡藏人的定性基本上沒有超越”敵對勢力”的範圍。另一方面看,中共中央統戰部經過40多年的統戰工作還未能取得實質性成果的關鍵所在,更是藏中接觸無法進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縮小與反縮小的較量
在此大前提下,達蘭薩拉和北京之間展開了斷斷續續的接觸。接觸本 身的意義在於北京半公開承認了”西藏問題”的存在,這又是”西藏問題”將延續不衰的又一個重要保證。但是,達蘭薩拉和北京之間的接觸中出現了”縮小與反縮小”的較量繼續不停的跡象,比如,北京揚言”解決達賴前途問題”和達薩反駁”不存在達賴喇嘛的前途問題,而是謀求西藏實現名副其實的高度自治”,尤其是最近雙方公開激辯”達賴喇嘛繼承人問題”等頗能說明的活實例。從北京的角度去看,”解決達賴前途問題”中包含了”解決藏胞回國居住問題”,比方,尼泊爾居住的部分流亡藏人移居美國一事上北京採取了強硬的外交手段。這點上,達蘭薩拉某些人硬堵新流亡者出國和北京想堵塞整個流亡藏人移居外國的策略大同小異,只是不知道各自在打怎樣的算盤而已。其實兩方都打錯了算盤,你越堵塞越出國的 人多,如此催發了人性的衝動性和潛意識中隱藏的計謀。某種意義上,流亡藏人本身是有好處的,嚮往完美者未必好事。同時,北京又提出來了比較不相稱的幾個前提條件,依此為”西藏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等等。內行人一眼就能看破其中的是非問題。既然是”解決達賴前途問題”,沒有必要設置那些前提條件。反 而,這些前提條件真正說明了”西藏問題”本身。因此,北京對流亡藏人的政策實質沒有改變的情況下,中共中央統戰部開始接待”達賴喇嘛特使團”以外的個別”外國藏胞”,那些人也公開或半公開承認了設置的前提條件。筆者看來,這些舉措未必壞事,無意中正在提升”西藏問題”的份量。不然,哪一位華僑回中國大陸時公開承認過什麼前提條件?頂多”台灣問題”上表明一下”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的立場而已。所以,”藏胞”不同與”華僑”,原因在於”西藏問題”本身決定了這個問題。如果北京將不停止”縮小化”,時間的遲早外,因手段上出現的致命錯誤,導致全盤失敗的來臨不遠。
探究何去何從
通過以上兩方面的解讀,大家看到了一些有趣的事實。假如不是故意,北京對流亡藏人的定性和所實施的手段之間出現了致命的失控現 象。因手段而失去了方向,只剩下寧死不妥協的心態和隨之可行的兩手硬措施,即所謂的”一加強,兩促進”的新招。是否死結?供大家參考一則故事。
有一天,一家圖書館裡發生了爭吵事件。原因是兩個男人,意見不合,一個人想打開窗子,而另一個人堅持關閉窗子,然而吵了半天沒有得出結論。這時候,管理員走進來,問其中一個人為什麼要打開窗子?他回答:”我想呼吸新鮮的空氣”。接著她又問另外一個人為什 麼關閉窗子?對方說:”我不想吹風!”管理員想了一會兒,便去打開隔壁房間的窗子,結果不但沒有風吹進來,又有新鮮的空氣,彼此都得到了滿足。
誰是這位管理員呢?將大家拭目以待。
〔原載《自由聖火》2006-09-13。(//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