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六淫」侵身,危害你的健康,「六淫」是什麼?為什麼談「淫」色變?「六淫」之「火」紛爭數百年,百家爭鳴,術分兩派,誰為正宗之「火」。欲「火」難填,火中取栗,引「火」上身。肝「火」難平,災禍臨頭。心「火」難滅,五內俱焚。烈焰當頭,「火熱」令你氣傷神昏。「痰火」阻塞,使你眩暈偏癱。中醫為你解答這「火」的秘密,為你醫治這難言之「火」。
前言
中醫的病因學說中,把病因歸納為:六淫、癘氣、七情、飲食、勞倦,以及外傷和蟲獸傷六大類。「六淫」是中醫對「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致病因素的統稱,也稱作「外邪」。這六種因素,本來是自然界中正常的六種氣候變化特徵,稱為「六氣」。當氣候變化異常,或過於急驟時,在人體的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六氣」成為致病因素的「六淫」。「六淫」之中,以「火邪」的形成和發病機理最為複雜。歷來古代醫家闡述各不相同,也不完善,所以引起的爭論也最大。從《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的論點。至明代張景岳繼《難經》之命門說,提出了「命門火」的概念。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發揮《內經》中的這一論點,創立了「相火論」。中醫理論對「火」的認識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從「金元四大家」開始,直到清代的「溫病學派」形成。中醫對「火」獨特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有了更深入全面的瞭解。但由此而產生的分歧也逐漸加大,由此中醫界也因為對「火」的認識和看法,以及辯證施治的觀點不同分為「傷寒」和「溫病」兩大派別。本人根據所學中醫理論和實踐經驗,草成此文,以做大家參考,也願此文能給中醫同道和中醫愛好者們有所啟迪。
一、中醫的病因
中醫理論認為,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六淫、癘氣、七情、飲食、勞倦,以及外傷和蟲獸傷等,這些因素在一定條件下都可能使人發生疾病。為了說明致病因素的性質及其致病特點,古代醫家曾對病因進行過一定的歸類。如《內經》首次將其分為陰陽兩類,《素問·經論》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指出,疾病發生有三個途徑,他說:「千般疢(音:chen,4聲,災病之意)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晉代陶弘景《肘後百一方·三因論》則分為「一為內疾,二為外發,三為它犯。」宋代陳無擇又引伸《金匱要略》「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之意,提出了「三因學說」,他說:「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合於臟腑,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動之則先自臟腑郁發,外形於肢體,為內所因;其如飲食饑飽,叫呼傷氣、金瘡踒折,踒忤附著,畏壓溺等,有背常理,為不內外因。」即六淫邪氣侵襲為外因,情志所傷為內因,而飲食勞倦、跌僕金刃,以信蟲獸所傷等則為不內外因。可經看出,古人這種把致病因素和發病途徑結合起來的分類方法,對臨床辨別病證,確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中醫認為,臨床上沒有無原因的證候,任何證候者是在某種原因的影響和作用下,患病機體所產生的一種病態反映,中醫認識病因,除瞭解可能作為致病因素的客觀條件外,主要是以病證的臨床表現為依據,通過分析疾病的病狀、體征來推求病因,為治療用藥提供依據,這種方法為「辯證求因」。所以,中醫學的病因學,不但研究病因的性質和致病特點,同時也探討各種致病因素所致病的臨床表現,以便更好地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
二、中醫病因中的「六淫」
六淫,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風、寒、暑、濕、燥、火,在正常的情況下,稱這「六氣」,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六氣」是萬物生長的條件,對人體是無害的,因此《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也就是說人依靠天地之間的大氣和水谷之氣而生存,遵循四時生長收藏的規律而成長髮育。同時,人們在生活實踐中逐步認識了它們的變化特點,產生了一定的適應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氣不易於使人致病。當氣候變化異常,六氣發生太過或不及,或非其時而有其氣(如春天應溫而反寒,秋天應涼而反熱等),以及氣候變化過於急驟(如急劇的暴冷暴熱等),在人體的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六氣才能成為致病因素,侵犯人體發生疾病。這種情況下的六氣,便稱為「六淫」。《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就說:「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淫,有太過和浸淫之意。由於「六淫」是不正之氣,所以又稱為「六邪」。是屬於外感疾病的一類致病因素。
三、「火」邪致病的機理與成因
「火」(熱)。火熱為陽盛所生,火為熱之源,熱為火之性,其本質皆為陽盛,所以火熱也往往混稱。但火與溫熱,同中有異,熱為溫之漸、火為熱之極,二者僅是程度上的不同,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是「火」可以代表人體陽氣,縕藏於臟腑之內,具有溫煦、生化等作用,是人體的正氣,《內經》中稱為「少火」。只有亢烈之火才成為病邪,《內經》中稱為「壯火」,即所說的「火」邪。而熱只是邪氣,沒有屬於人體正氣的說法,這是火與熱的主要區別。如風熱、暑熱、濕熱之類病邪;而火常由內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膽火橫逆之類病變。但這一點也不是絕對的,也有內熱和五氣化火的說法。
古人以火的概念來闡明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的生物氧化,這是十分生動形象的。火能生熱,是陽氣的形象和化身,陽氣雖不可見,但可以通過火熱而察知。人體內也在燃燒,只不過是在370C左右的常溫下緩慢進行而已。活人有體溫,死人就冰冷,所以古人認為陽氣存則生,陽氣散則死。但陽氣又不是孤立的,它不能脫離陰精而存在,就像火不能脫離燃料而存在一樣。陽氣亢盛了就消耗太多,來不及補充,機能亢進也不會持久,必然導致衰竭。這種有害於人體的亢盛的陽氣就叫「壯火」,所以《內經》說「壯火食氣」。而人體中正常的陽氣,在陰精消耗的同時,能使之不斷得到補充。也就是正常的機能活動,雖然也消耗了一定的物質和能量,但又能產生新的營養物質,不斷補充消耗,這樣維持動態平衡,而不衰竭。這種有益於人體的陽氣,就叫「少火」,所以《內經》中說「少火生氣」。可見「少火」是正氣,而「壯火」是邪氣,也稱「火邪」或「熱邪」。
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發揮了《內經》中的這一論點,創立了「相火論」,明代張景岳繼《難經》之命門說,提出了「命門火」的概念,發揮了火的生理作用。這樣《內經》中關於「君火」和「相火」的概念就逐漸明確起來了。
《內經》中把火分為正、邪兩類,正氣之火即為「少火」,又分為「君火」和「相火」,《素問·天元紀大論》中就說:「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基本上是指六氣中的火。後世將此概念明確為「君火」是心之陽氣,「相火」為肝、腎、膽、膀胱、心包、三焦之陽氣。其中腎之陽氣也叫「命門火」,或稱「龍火」,肝之陽氣也叫「雷火」。「君火」單指正氣而言,若過旺時便是「心火亢盛」;例如考試前夕,由於緊張的複習功課,往往會出現心悸、失眠、心煩、急躁等現象,這就是「心火亢盛」的表現。而「相火」包含正氣和邪氣兩方面,過旺時叫「相火妄動」;如像有的運動員在接受大運動量訓練最初的一段時間,往往血壓升高,出現頭痛、失眠、心煩等情況,也就是因心肝氣血過盛而導致「相火妄動」的表現。「心火亢盛」和「相火妄動」都屬於影響人體健康的「壯火」。
在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火邪是由內而生的,但在某些情況下,火邪也可以由外感而來,不過這種「火邪」,我們多稱為「熱邪」,這就「五氣化火」。「五氣」也就是「風、寒、暑、濕、燥」五種外邪。五氣之中只有「暑邪」純屬外來之火邪,我們稱為暑熱,其餘風、寒、濕、燥非火熱之邪,之所以能化火,需要有人體內陽氣亢盛或陰分不足的條件,也就是說外在的因素要通過內體的變化才能起作用,才能在人體內轉化為「火邪」。從表面現象來看,「五氣化火」是由外感而來,實質上仍由內生。因此就有「氣有餘便是火」這個說法。
四、火熱邪氣的性質和致病特點
火熱為陽邪,其性炎上。《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陽勝則熱」。陽主躁動而向上,火熱之性,燔灼焚焰,亦升騰上炎,故屬於陽邪。因此,火熱傷人,多見高熱、惡(音:wu,1聲,厭惡之意)熱、煩渴、汗出、脈洪數等症。因其炎上,故火熱陽邪常可上炎擾亂神明,出現心煩失眠,狂躁妄動,神昏譫語等症。《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臨床所見火熱病症,亦多表現在人體的上部,如頭面部位。
火易耗所傷津。炎熱之邪,最易迫津外洩,消灼陰液,使人體陰津耗傷,故火邪致病,除有熱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飲,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津傷液耗之症。《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指出:「壯火食氣」,壯火,即是指陽熱亢盛的實火,最能損傷人體的正氣,而使全身性的津、氣衰脫。
火易生風動血。火熱之邪侵襲人體,往往燔灼肝經,劫耗陰液,使筋脈失其滋養濡潤,而導致肝風內動,稱這「熱極生風」,表現為高熱、神昏譫語,四肢抽搐,目睛上視,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等症狀。《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諸熱瞀瘛,皆屬於火。」同時,火熱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灼傷脈絡,甚至迫血妄行,而導致各種出血,如吐血、咳血、便血,尿血,皮膚發斑及婦女月經過多、崩漏等病證。
火易至腫瘍。火熱之邪入於血分,可聚於局部,腐蝕血肉發為癰腫瘡瘍。因此《靈樞·癰疽》中說:「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故名曰癰。」《素問·至真要大論》又說:「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此處所說的「心」,主要指心經火熱而言。因此《醫宗金鑒·癰疽總論歌》說:「癰疽原是火毒生。」臨床辯證中,出現瘡瘍局部紅腫高突灼熱的病情,辯證為屬陽屬火。
此外,火熱與心相應,心主血脈而藏神,所以火盛除可見血熱或動血症狀外,還有火邪擾心所出現的神志不安,煩躁,或譫語、發狂、昏迷等症狀。
結束語
從《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的論點,漢代張仲景的發揮《內經》中的這一病因學說,撰寫了《傷寒雜病論》一書,主要以「寒」邪這一外感病邪為論述對象,對「火」的論述,因年代久遠,傳世著作的湮滅和失傳,闡述不詳。《傷寒雜病論》做為中醫的「經書」,從東漢未到明代,影響深遠,獨佔鰲頭近二千年,功不可沒。至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創立「相火論」,直到清代「溫病學派」根據「火邪」的發病機理和致病特點,獨創了「衛氣營血辯證」和「三焦辯證」。中醫派別之分逐漸加大,一部分中醫,堅持以「傷寒」理論為基礎的「六經辯證」為臨床診斷和治療依據,則不同意「溫病」學家的理論。中醫界也因對「火」的認識和看法,以及辯證施治的觀點不同分為兩大派別。這就是後世所說的「傷寒派」和「溫病派」,既所謂「經方派」和「時方派」。當然,這已不再是本文所闡述的主題,本人不再贅述,待網友們另辟話題再談
文章來源: 山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