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二日電)廣東省多個養殖非洲鯽(俗稱福壽魚)、大蝦、鰻魚等的養殖場,抽查的淡水水產樣本驗出含有禁藥,包括孔雀石綠、喃唑酮、雄性激素甲基睪丸酮。香港衛生當局對此表示關注,已向廣東省有關方面進行了解。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發言人今天表示,食物監察計劃一直有抽取食物作獸藥殘餘及激素測試。署方會與中國有關當局了解事件。
發言人指出,中國出口的輸港淡水魚都必須要有衛生證明書,證明不含禁藥包括孔雀石綠。
香港的菜市場也有出售非洲鯽,魚販表示,所賣的魚都是由新界供應,不是由中國進口,不擔心生意受影響。
香港「蘋果日報」今天報導,廣東省漁業與海洋局在今年五至七月委託廣東省漁業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等機構,抽查茂名、清遠、汕尾等九個市的魚場養殖。結果在二百八十八個成魚、魚苗及蝦苗樣本中,發現三十三含有禁藥成份,不合格率約為百分之十一點五。
檢測中心調查發現,甲基睪丸酮是非洲鯽的主要殘留禁藥,在接受檢測的三十三個非洲鯽成魚樣本中,檢出有甲基睪丸酮的有十個,其中清遠市及肇慶市各佔五個樣本,不合格率達到三成。在非洲鯽八個魚苗抽查樣本中,被檢出有甲基睪丸酮殘留的有二個,不合格率達到兩成。
此外,調查又發現,包括江門市三個及茂名市五個樣本被驗出含有多吃可致癌的合成染料孔雀石綠;七個來自汕尾市的淡水魚則被檢出含有禁用抗生素環丙沙星,另有六個大蝦苗樣本含有可致急性肝壞死的喃唑酮,其中同時有一個對蝦苗樣本含有可致幻視的氯霉素。
報導引述一名廣東省漁業與海洋局官員表示,被抽查的養殖場包括有供應香港的養殖場在內,但他拒絕證實是否有供應香港養殖場的產品有問題。
甲基睪丸酮在水產體內的代謝較慢,極小量的殘留都可對人類造成危害,對婦女可能引起類似早孕的反應及乳房脹、不規則出血等;如果長期大量食用甲基睪丸酮的話,會使男性睪丸萎縮,精子與精液減少,影響性慾,嚴重者更可導致不育,還會影響肝臟功能,孕婦有女胎男性化和畸胎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