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抱怨多 加拿大新移民精神健康被忽略
聯邦及安省政府上月與省內為新移民提供服務的社區機構舉行研討會,收集各方代表對新移民服務方面的意見。綜合所得:一般協助安居就業的工作尚算足夠,但忽略了新移民因找不到工作或其他因素而引發的精神心理健康問題,未能儘快提供有效輔導。
據明報報導,康福心理健康協會行政總監鍾正源表示,省府上月分別在多倫多、渥太華、溫莎、皮爾區、倫敦、鹹美頓等地區舉行研討會,參加者都是為新移民提供服務的社區機構代表,該會代表是其中之一。
會議目的是聽取各機構意見,希望知道對新移民欠缺哪類服務,現存服務有何不足之處等。會上各代表紛紛向省府反映意見。當局為能取得更直接資料,早於7月間會議舉行前,訪問了341名新移民,聽取他們的意見。
結果歸納了包括康福在內各機構代表的意見,多認為現時社區機構對新移民所提供的服務及進行的工作跟省府要他們做的相同,例如新移民英文班、入籍班,指導如何申請OHIP卡、牛奶金,租務條例,找學校,寫求職信與履歷,甚至子女在學校適應的輔導等,各類圍繞安居就業的服務已足夠。
鍾正源說,各代表都認為對新移民找不到工作或其他原因引致精神及心理健康的問題,似乎較為忽略,主因是這些社區服務機構大部分缺乏受過訓練的心理健康輔導人員,所以當有需要的人到來求助時,沒有相關的專業人員提供服務,只好轉介到例如康福心理健康協會、華人家庭專業輔導中心等專業機構。這樣的工作流程,第一會阻延求助,第二加重了上述機構的工作量,更遑論可從求助者“鑒貌辨色”中,知道他們是否有精神不穩定的徵象。
絕大部分的代表建議,社區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除懂得一般安居就業服務工作外,亦需有部分職員知道如何輔導精神或心理健康有問題的求助者,以便及時予以協助。
鍾正源指出,特別是在“蔣國兵自殺”事件後,更突顯社區機構有此服務的重要性。他又稱,代表又建議一些服務機構與社區學院,可設立為期6個月至10個月訓練課程,讓社工修讀。
除此之外,他說新移民自己亦應在抵-鶣e先瞭解移居地的一般狀況,例如學歷與工作的認同、社會制度等,更可向已移民的親友“取經”,做好一切心理準備,有備而戰,必能適應新環境,建立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