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隆掌經部 落實蘇修?
【大紀元8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彭顯鈞、李欣芳/台北報導〕台灣行政院昨天宣布一波人事案,對於台灣經濟部次長陳瑞隆出任經濟部長,朝野反應不一。
台聯質疑陳瑞隆將主導拚開放、落實蘇修路線,台聯秘書長羅志明表示,在八吋晶圓登陸政策上,陳瑞隆主張開放,蘇揆此舉等於將「台灣本土產業派」換成「開放赴中國派」,台聯將會密切監督經部未來動作。立委賴幸媛也強調,蘇揆否認蘇修路線,但從陳擔任經長來看,似已證明一切。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說,陳瑞隆專業、認真,早期在經濟部工作,一路升上來,至於黃營杉,則是四度請辭,對經長一職早有辭意。部分民進黨立委認為,黃營杉上任後並未進入狀況,導致經濟部的爭議不少,同時在經續會對兩岸議題掌握也不夠精準,因此黃請辭獲准,並不令人意外。
國民黨肯定陳經歷完整
國民黨團書記長蔡錦隆則表示,陳的行政經歷完整,值得期待;立委李紀珠說,陳有一定國際觀,絕對能夠勝任。但親民黨立委劉文雄說,台灣經濟問題不在人,兩岸不三通,換多少部長都沒有用。
賴幸媛則指出,經長角色很關鍵,陳瑞隆上任,直覺就是為推動蘇修路線,而陳過去一路受蕭萬長提拔,「蕭萬長是什麼路線,還不清楚嗎?」
回顧過去台灣經濟政策的脈絡,賴幸媛指出,蕭和陳都屬「貿易派」,強調自由貿易,不重視產業發展,參與國際貿易談判時多次退讓,忽視台灣傳統產業在調整階段所需要的成本與時間,結果傳產一路衰退,雲林毛巾案就是具體例證。
曾參與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的賴幸媛表示,世貿組織不只追求自由貿易,更重視公平和保障,台灣在「貿易派」主導下,面臨傳產流失的困境;她質疑,「台灣能夠為了自由開放,隨意犧牲傳統產業嗎?美國等先進國家都不是這樣搞的!這是觀念問題!」
關於毛巾案,賴幸媛批評經濟部遲遲不願採行世貿架構下的相關救濟措施,「於法有據的事情都不做了,未來還能期待什麼?」她認為,政院未來如何處理毛巾案,就是檢驗蘇修路線最好的指標。
——————————————————————————–
助中傷台 陳瑞隆升官捷徑
自由時報記者詹遜鴻/特稿
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強烈颱風碧利斯侵台,台灣經濟部多位官員竟然放棄颱風假,召開會議審查十二件赴中國投資案;近六年來,這宗案件,一直被外界批評為「颱風天、拚開放」,會議的主持人、故事的主角正是昨日升任台灣經濟部長的陳瑞隆。
民進黨自六年前執政以來,雖號稱為台灣本土政權,強調對台灣的主權意識濃厚,但是放行台商到中國投資的金額及比重,竟然比國民黨時代還高出不少。
以政府核准登陸的投資金額為例,二○○四及二○○五年每年均超過六十億美元,二○○四年更達到近七十億美元的高峰,佔當年度台灣GDP比重的二點一五%;目前台商對外投資竟然有七十一%的比重集中在中國,陳瑞隆六年來身為經濟部次長並兼管投審會業務多年,台灣經濟嚴重西傾,他必須負很大的責任。
但台灣經濟部官員要升官似乎有條「終南捷徑」,只要是「拚開放」,官就升得愈大。過去林信義大量放行台商西進,由經長升為行政院副院長;陳瑞隆更從次長、政次再到部長。都可看到愈開放、官愈大的影子。
如今蘇貞昌選陳瑞隆擔任經長一職,不就是表明了拚開放、強烈西傾的決心嗎?台灣目前需要的是,如何吸引民眾提升國內投資意願、解決台灣失業問題、解決勞工薪資成長停滯問題,絕對不是拚開放、幫助中國發展經濟;對於陳瑞隆是否適任台灣經濟部長一職,讓人抱持強烈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