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均懋台北二十八日電)隨著彩色濾光片(CF)、偏光片、背光模組等TFT-LCD面板上游材料廠商不再享有高毛利,加上整個面板產業不斷追求成本效益,但關鍵材料仍依賴日本技術母廠供應,面板上游材料廠商高毛利的時代已宣告結束。
近2、3年來,蓬勃發展的台灣面板產業,結構上出現相當大變化,其中包括一、二線面板廠的差距愈來愈大、整併趨勢持續進行 (如友達併廣輝)、面板上游材料供應商增加使市場日益競爭,以及面板廠持續朝提高上游材料自給率等,所有的趨勢都為了追求更低的製造成本,但上游材料供應商的獲利空間卻愈來愈小。
面板廠商不論朝更大尺寸的玻璃生產線投資,或是與同業合併,都是為了降低成本,不僅使TFT-LCD面板廠的規模愈來愈大,面板廠也更有能力建立本身的上游材料供應鏈,此作法不僅可降低佔成本比重高達60%到70%的材料成本,也可減少材料完全依賴外購的營運風險,國內一線面板大廠如友達及奇美電子,本身的材料供應鏈都已逐漸成形。
友達在面板上游零組件的佈局,在彩色濾光片方面,除了自製生產線外,包括轉投資達虹及近日宣布取得凸版國際彩光股權案等方式,大幅提高友達在彩色濾光片材料的控制能力;此外,從事偏光片生產的達信、驅動IC設計公司瑞鼎與矽達、冷陰極燈管廠的威力盟、設備商均豪等,都是友達在上游材料領域的佈局。
奇美電子的彩色濾光片需求幾乎以完全自製方式供應外,其他在上游材料的整合包括驅動IC設計商奇景光電、背光模組廠奇菱科技、偏光片的奇美材料科技、冷陰極燈管廠啟耀,以及設備商東捷半導體等。
在友達、奇美電子兩大面板廠逐漸整合上材材料下,從彩色濾光片、偏光片、背光模組廠商近幾年的獲利率表現,都可看到毛利率每況愈下的情形,以彩色濾光片廠為例,民國93年以前,都還保有30%左右的毛利率,在面板廠跨入第5代以上生產線,以及提高彩色濾光片的自給率後,今年初毛利率均摔落至負數,出現大幅虧損現象。
偏光片、背光模組等材料,也在面板廠成立子公司及自行設置生產線上,近1、2年來毛利率日益走低;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一旦上游材料廠商因本身財務狀況不佳,極可能被具有雄厚財務優勢的面板廠取代,而且不易扭轉劣勢。
台灣的面板上游材料廠商,不論是技術來源或是關鍵零組件,仍仰賴日本母廠支援,尤其在面板市場朝向更大尺寸的液晶電視發展,對日本關鍵零組件的依賴反而更深,例如彩色濾光片兩大技術母廠凸版印刷(Toppan)及大日本印刷 (DNP)、偏光片關鍵材料三醋酸纖維素 (TAC),背光模組中的擴散膜及增亮膜,以及各種精密的膜片貼合技術等。
台灣本地的面板材料廠商若不亟思發展自有技術,充其量只能算是材料加工廠而已,面對財務雄厚的面板廠商逐漸進逼,本身若不具備關鍵技術,最終恐難擺脫被整併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