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二十七日電)台灣向美國購買的最後兩艘紀德級艦「左營號」與「馬公號」,已完成在美的接艦訓練,九月將啟程返國。作為海軍建軍以來籌獲的最大型主力作戰艦艇,紀德艦因配備現代化戰系、資訊平台及標準二型飛彈,將可大幅提升海軍制海作戰,以及三度空間作戰的戰力,因此備受期待。
紀德艦不但具備強大火力等優異性能,更具有區域防空、反水面、反潛及戰場管理等先進功能,不僅可強化海軍制海、指管戰力,對國軍整體防空作戰亦能有效支援,達到聯合作戰的目標。
紀德級飛彈驅逐艦原為美方因應伊朗需求所建造,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二年間下水服役,並於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0年進行改良,一度除役封存。二00一年四月,美方正式提出供售我海軍四艘紀德艦後,海軍即編成專案小組,針對「作戰效益」、「整體後勤」、「人力需求」、「財力預判」及「戰略考量」等五項指標,進行全面性研討與評估。
海軍在經過完整決策資訊的評估與規劃後,依規定完成建案,並於二00三年五月三十日經立法院通過,於同日與美方簽署發價書開始執行。台灣並將紀德艦更名為「基隆級」艦;同時於去年完成第一、第二艘整建更新工程後返台服役,命名為「基隆號」、「蘇澳號」。如今第三艘「左營號」及第四艘「馬公號」也分別超前進度六個月與九個月,準備啟程返台。
儘管曾除役封存,但紀德艦的防空作戰能力經提升後,僅次於神盾級艦,配備AN/SPS-48E 3D及AN/SPS-49對空搜索雷達,具良好防空作戰系統,以及遠距離偵搜、快速反應、高精準度與靈敏度的特性;艦上配備標準二型飛彈,可有效攻擊七十四海里外空中目標,相較於標準一型僅二十五海里,海軍評估,將可大幅提升防禦縱深,並可有效反制中共掠海巡弋飛彈。
紀德艦採先進戰鬥系統,可於五百公里內偵測、識別、追蹤二百五十六個目標,並能自動進行威脅評估。制海截擊作戰上,配備之魚叉二型飛彈不但經多次實戰驗證,威力強大,海軍更評估將可對一百三十公里以外水面目標進行攻擊,有效削減中共現代級驅逐艦發射日炙飛彈的可能。
在反潛護航作戰上,基隆級艦可偵測三十五公里半徑範圍內水下目標,至於艦上配備的標準二型飛彈,可提供反潛機一百五十三公里的大區域防空掩護,遠大於現行我海軍艦艇提供四十公里半徑範圍防空能力內之海空聯合反潛作戰效能。
海軍司令林鎮夷強調,紀德艦經部分戰系性能再提升,且將博勝案納入規劃,在未來三軍聯合作戰上,將能連結並統合空中、水面及水下載具,發揮協同作戰最大戰力。
尤其海軍光華七號接艦支隊一千多位官兵,在歷經一千多天、一切從零開始,在船廠的努力工作後,圓滿達成四艘紀德艦啟封、維修、接艦任務,最後超越美國海軍規劃期程九個月完成,不但深獲美方肯定,更證明台灣海軍接艦官兵的素質與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