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台灣人不願生小孩 調查:教改變成絆腳石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二十六日電)教改亂糟糟,連帶影響台灣民眾生育子女的意願,成功大學最新調查發現,除了一般熟知的「養不起」經濟因素外,紊亂的教育體制加上功利的成績取向,已經讓「不知如何教養」的教育問題,成為台灣人另一不願意生小孩的主因。

台灣生殖醫學會今天舉行95年度年會,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助理教授許甘霖在專題演講中,發表這項「2006年台灣地區民眾生育態度調查」分析報告。

調查共針對全台1033名、二十五歲至四十四歲民眾,以電話方式,訪問一般生育態度、不孕症及其治療的知識與態度等相關問題。結果顯示,民眾不願生小孩的三大主因,依序為「經濟負擔」、「教育問題」以及「生活品質惡劣」。

此外,不同一般認為提高生育率最好的方式,就是採取獎勵津貼,民眾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反以「改善教育制度及降低教育費用」排名第一,接著為「改善治安及經濟狀況」,再就是「提供生產補助與托育服務」。

「兩個孩子恰恰好」是多數民眾心目中的理想子女數;至於想生小孩的原因,則依序是「認為有小孩比較像個家」、「促進夫妻感情」、「生小孩是應該」和「傳宗接代」等。

許甘霖指出,儘管在晚婚族的受訪者中,有超過三成七表示,打算在三十至三十四歲結婚,且有超過半數以上希望能在婚後兩到三年內懷孕,但依此計算,三十五歲後,男女生育能力都開始走下坡時,反而可能造成想生卻沒能力生的最壞情況。

看到教育問題影響生育意願甚鉅,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劉志鴻疾呼,台灣的人口政策實在該轉由教育部主導才對。

劉志鴻說,對高齡生育警覺性低、人工生殖技術不恰當的信心,也是造成「想生沒法生」的主因,尤其在林青霞、殷琪等名人示範下,許多人都以為只要還有月經,就可順利懷孕,殊不知男女超過四十歲以上,生育能力不僅只有三十五歲前的一半,人工生殖的成功率更不到一成,因此,想生還是得趁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