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富行善 在美不罕見
【大紀元8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顏伶如舊金山特稿)在比爾.蓋茲夫妻投注鉅款推動公益與慈善事業之前,原本美國歷史上排名第一的慈善家,個人捐款最高紀錄保持者,就是「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了。
卡內基的個人捐款總額,經過歷年通貨膨脹的調整,根據《時代》雜誌報導,若以現在的金額來看大約有72億美元。他所捐贈的款項比例,高達個人財產的90%。
他在1900年發表的《財富的信念》(The Gospelof Wealth)文中便寫道,有錢人應該要利用他們的財富幫助社會朝向更好的發展。
1901年,他捐出200萬美元在匹茲堡成立卡內基理工學院,加上後來他陸續又投入的更多捐款,成就了今天的卡內基美隆大學。同年,他也捐出200萬美元,在他所出生故鄉蘇格蘭成立了大學教育獎助金。他還捐款在華府成立資助科學研究計畫的卡內基研究所,並創立教師退休基金。
在卡內基身處的年代,圖書館均由私人創立,一般民眾無法免費使用,因此他大量興建了2000多所公共圖書館,讓廣大民眾都可以不必花錢就享受圖書資源。
卡內基的捐款方式,充分反映出他從小就熱愛閱讀以及重視教育的個人理念。他的另一項個人理想則是世界和平,因此他創立了卡內基國際和平促進會,並在荷蘭海牙興建內有國際法庭的海牙和平宮。
1919年卡內基過世的時候,個人捐款累計總數,高達當時幣值3億5000餘萬美元。他身後遺留的3000萬美元財產後來也分別捐給了基金會、慈善機構等。
緊跟在安德魯.卡內基之後的,則是個人捐款總額經通貨膨脹率調整高達現今幣值約71億美元的「石油大亨」約翰.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以及他的兒子--捐款總額約當今幣值55億美元的小約翰.洛克斐勒(John Rockefeller Jr.)。
1839年出生的洛克斐勒是虔誠的教徒,從他年輕時期收到第一份薪水開始,就會固定捐出10%的收入給教堂。
隨著個人財富逐漸增加,他的捐款數額也愈來愈龐大,捐贈對象多以教育、公共醫療衛生為主,另外也有基礎科學以及藝術文化。
洛克斐勒最知名的捐款項目之一,便是他陸續捐贈了8000萬美元給芝加哥大學,讓這所大學從原本的小型學校躍升成為世界頂級學府。
他在1909年成立了洛克斐勒衛生委員會,這個機構最大的貢獻,就是消除了長年困擾著美國南方的鉤蟲傳染病問題。
這個機構在1913年轉型成為洛克斐勒基金會,不僅延續原本衛生委員會的成立宗旨,還將目標加以擴大,深入領域包括公共衛生、醫療訓練以及藝術文化等。洛克斐勒光是投入在這個基金會的捐款,就高達當時幣值的2億5000萬美元。
小洛克斐勒跟父親一樣熱中慈善事業,聯合國總部位於紐約的土地,就是由他所捐出的。他也對於保存自然環境特別有興趣,自掏腰包在全美各地重要土地保留區的附近購買土地,然後把這些土地捐給國家公園,包括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黃石公園的一條對外聯結道路「小約翰.洛克斐勒紀念公路」,就是用來紀念他。
至於當代的富豪慈善家捐款,根據2005年底《商業週刊》(BusinessWeek)統計,英特爾(Intel)共同創辦人高登.摩爾(Gordon Moore)夫婦在2001年至2005年之間,共計捐出或允諾將捐出的金額合計達70億美元,比同一期間之內捐款55億美元的比爾.蓋茲夫婦還要略勝一籌,因此榮獲該年《商業週刊》「全美50名最慷慨的慈善家」榜首。
摩爾夫妻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捐款紀錄,就是在2001年捐給加州理工學院6億美元,做為推廣科學與教育計畫之用,理由是「希望保持加州理工學院在研究與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