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作文指導

作文指導與範例〈3〉:「體諒別人的辛勞」

作文題: 體諒別人的辛勞

它的重點在「體諒」和「別人的辛勞」,藉著這個機會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一)能掌握寫作步驟,充實作品內容,精確表達自己的思想。

(二)能依收集材料立意、選材、安排段落及組織等步驟行文。

(三)養成觀察周遭事物並能寫下重點。

(四)能運用觀察的方法,適切的遣詞造句,使用正確的標點符號,完整表達自己的見聞。

(五)能運用敘事、說明、議論的能力,寫作一篇完整的文章。

一、命題理念

現代社會自我意識高張,一般人較不懂得為別人設身處地著想,希望藉本題讓學生自我省思,對周遭的人能心存感激、懂得惜福;若別人的行為不能盡如己意時,也懂得體諒,能減少衝突,讓社會更和諧。

二、寫作大要

(一)寫作提示已柔性放入說明當中(以粗黑體字提醒同學注意),學生構思時可以自由運 用,有更寬廣的書寫空間。

(二)本題「體諒」是重點;「別人的辛勞」是範圍。

(三)可用敘述、說明的筆法行文;也可用議論的筆法論「體諒別人辛勞」的重要或原因;還可用抒情方式來陳述他人的辛勞,再以敘述或說明的方式提出論述。

是不是懂得為別人設身處地著想?

是不是常自我反省反思?

「一天的生活當中,有許多人為我們做很多事,不可能凡事只靠自己。如果能多體諒別人,懂得感謝與寬容,不僅自己覺得快樂,家庭、社會也將更溫馨和諧。想一想:在你的生活週遭,親長、朋友、社會大眾……,那些人為你付出、為你服務?你應當用什麼心態、行動來面對他們?若他們的付出或服務不能盡如你意時,你又該如何?

從感謝出發

從感謝出發

* * *

學生文章講評:

體諒別人的辛勞 〈此文登載於台灣聯合報〉

有沒有想過,早晨起來喝到的那杯新鮮牛奶,是誰準備的?出了門,道路兩旁的花和樹,是誰種植的?中午的那頓豐盛午餐,又是誰烹煮的?答案也許是你、是我、或者是那個你我都不認識的他。

感謝,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情感,那是從「心」出發的一種感覺。它很奇妙,有時候,不須言語,只要一個眼神的傳達、一個相視而笑的表情,就能傳遞到彼此的內心,無需去計算程度有多少,也不必計較物質上的回饋,只要是由心出發再回到原點的誠心,都能使人多了份溫暖、喜悅的感覺,很奇妙吧!

經常,我們將擺在眼前的東西視為理所當然,然而,這樣的想法卻造成了對事物的不珍惜,好像任何人、事、物,都是為我而生般的自我膨脹,這時,我們都該學學「感謝」這門學問。因為,懂得感謝,才會了解碗裡的那口飯,是農夫們頂著炙熱的太陽辛勤耕種而來;懂得感謝,才會知道父母特地早起只為了幫兒女打點一切的用心;懂得感謝,才會謙卑的去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幸福。

倘若生命是一顆種子,那麼,「感謝」的作用就如同陽光一般,能照亮那即將成為大樹的小草,也能給從夾縫中生長出來的小花溫暖,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吝嗇那句陽光般的「謝謝你」,因為雖然是短短的幾個字,卻可能是使別人努力堅持下去的原動力。讓我們一起從感謝出發,為這片美好的土地增添許多看似微小卻十分強大的生命力吧!

⊙老師講評

◆優點:

作者以流暢的文筆抒發個人的生活經驗與學習心得,充分掌握「飲水思源」與「惜福感恩」的重點。文章一開始便以設問語氣引領讀者思路,不但不呆板,亦能啟發更多的想像與省思。第二段用感性的筆觸,闡釋自己體悟的心靈收穫,留予讀者深刻印象。

至於寫作方法,能運用修辭技巧凸顯文意,除首段的設問外,第三段的排比句型將「懂得感謝」的心情,井然有序地陳述出來,語氣富節奏感,文意也有強化的效果。文末亦能善用譬喻,將抽象的概念營造成豐厚、具體的形象,簡潔明白,耐人尋味。

而結構方面,第一段詮釋「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寓意時,依時間發展順序敘寫,有層次感。末段呼應題旨「從感謝出發」,具迴瀾之美,收束有力。

◆缺點:

綜觀本文,縱向情意的延伸既已深入,若能佐用名言錦句,或穿插典故,作橫向的拓展,必能使文章更生動、有餘味。

* * *

老師範例:

體諒別人的辛勞

一天的生活當中,有許多人為我們做很多事,不可能凡事只靠自己。如果能多體諒別人,懂得感謝與寬容,不僅自己覺得快樂,家庭、社會也將更溫馨和諧。

當我們走在潔淨的道路上,那是一大早在幾位清道夫的打掃下,使條條道路日日都像是一條金砌的道路」。

在夜裡「孤燈下失眠,放眼望去,課本、文具、玩偶,成一長龍,頓時驚醒,我是如此幸福。向著那如繁星沙數,那些曾被我自大忽略了的認真的人,我開始懺悔」;「農夫的愛心,包在豐美的稻穗裡」,一下子彷彿覺得從別人身上得到的很多,從自己付出心力很少。

在夜裡靜坐思索,才體會到老師為何在我們表現不好、成績考差時大發脾氣;體諒父親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時,臉上絲毫看不到一點點笑容,那是在外勞碌奔波下,為了讓家人有幸福快樂的日子所忍氣吞聲的阿!

藉由舒發心中體諒父母、師長辛勞,與感謝感懷許多人默默為我們所做的辛苦付出,也期待以後走入社會時,能以同理心為更多人付出愛與關懷。@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