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十七日電)幼兒感冒常會有咳嗽症狀,面對咳個不停、睡不安寧的小寶貝,不少家長都會希望有馬上見效的藥物,許多診所也會開立含可待因成分的強力鎮咳劑,但小兒科醫師今天提醒,可待因雖能強迫止咳,卻會導致便秘、加上人體無法藉咳嗽排出含細菌、病毒的分泌物,反易造成繼發性細菌感染。
根據台灣中央健康保險局分析發現,去年健保申報資料中,兩歲以下幼兒感冒案件共有六百七十九萬件,其中有百分之六使用可待因(codeine)製劑,使用人數約為十一萬八千人,以基層診所開立最多,人數達十一萬人。
一般大醫院不常使用的可待因,在競爭激烈的開業診所中卻是十分常見,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因為咳嗽早一天好、晚一天好,不僅左右家長對醫師醫術的印象好壞,也左右了診所的生意,所以不少開業醫師都會「下重手」,用止咳快、效果強的可待因來治療。
黃立民指出,一般幼兒咳嗽大概要二至三天,症狀才會慢慢改善,可待因雖能馬上見效,對身體卻不是一件好事,在強制止咳下,原本人體藉分泌物排出細菌、病毒的機制也會被破壞,身體反而好不了,嚴重者還會引發繼發性細菌感染。
健保局醫審小組主任高資彬表示,不是每種藥品都適合嬰幼兒服用,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兒童咳嗽的治療建議,兩歲以下的嬰幼兒因肝臟醛糖酸化系統尚未健全,因此並不適合使用含可待因成分的鎮咳劑。
兩歲以上的兒童,使用可待因時,也要注意劑量不能過量,及其引發的嗜睡、運動失調、嘔吐等副作用,若是有氣喘病史、早產兒的兒童,或合併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成人,也應避免使用這類藥物。
高資彬說,因為感冒使用的可待因製劑中有九成九都屬複方,從藥品名稱多數看不出是否含有可待因,因此幼兒使用止咳藥品時,家長應注意藥品包裝上標示的成分、劑量以及服藥禁忌,健保局也會主動向醫師宣導、呼籲不要對幼兒開立這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