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未來 克倫族的悲歌(三)
【大紀元8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泰緬邊境美索特稿)在緬甸軍政府的殘暴統治下,緬甸的少數民族紛紛出走,留在緬甸境內的,逐漸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與語言。逃到泰國境內的,又在泰國的強勢文化侵略下,同樣面臨生存上的困境,幸好移工學校的存在,為少數民族文化留下生機。
移工學校不屬於泰國教育體系,也不為泰國教育體系所承認,雖然無法因此而繼續升學,卻也帶給了克倫族保存自我文化的機會;克倫族人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因此在移工學校中,克倫族教師以克倫語教學,也慶祝克倫族的傳統節慶。
對於移工學校的兒童而言,上學是幸福的,雖然因為不同的資源,使得移工學校也以不同的面貌呈現;有些是水泥磚瓦,有些則是茅草木屋,甚至還有借用舊車庫或是直接在餐飲店樓上開設,但是這都不會影響克倫族兒童上學的意願。
往一片稻田中走去,一棟看起來似乎風一吹就會倒的茅草屋,這也是台北海外和平工作團 (TOPS)協助的一所移工學校─早安小學;在早安小學就讀的兒童,從三歲到十一歲都有,面對陌人生的造訪,他們卻一點不生疏。TOPS泰國工作隊領隊賴樹盛與來自台灣的義工黃婷鈺帶來了手工製造的玩具,早安小學的兒童馬上就聚在一起,興緻勃勃的東摸西摸,絲毫不介意外界的事物。
克倫族人雖然沒有國籍、沒有身份,但卻一直保存著一份建國的希望,因此對於兒童的教育以及克倫族的文化傳統十分重視;經營餐飲店的幾個克倫族人,共同提供了樓上的空間,設立社區的移工學校,這所位於餐飲店樓上的克倫族移工學校,從小學課程一直延伸到高中課程,雖然高中部的學生人數只有一人,但老師還是不辭辛勞的依照課程上課,為的只是讓克倫族的青年,清楚的了解克倫族的傳統與文化。
在克倫族移工學校中,每逢星期五就規定必須穿上克倫族的傳統服飾,不管是學前教育或是國小、國中、高中的學生,沒有例外。
穿上了克倫族傳統服飾的學生,洋溢著一種特別活潑的氣氛,雖然陌生人來訪,許多克倫族的學生還是低頭認真寫著作業,彷彿外面的世界對他們而言,一點都不重要。
除了移工學校對於保存克倫族文化傳統與語言不遺餘力外,克倫族人本身對於自我文化的堅持,也讓克倫族文化,在美索這座邊境小鎮上,慢慢的堆積成一幅特殊的景象;每年的克倫族傳統節日,克倫族人都會聚集在一起,開心的祈禱與慶賀。而克倫族的婚禮,在美索鎮上更是時時可見,這一支克倫族的文化,就在美索鎮靜靜的保存了下來。
無論未來克倫族的建國目標是不是會達成,在美索的這一段時光,將會深深的刻印在克倫族人的歷史上,告誡克倫族的世世代代,讓克倫族能夠永久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