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來源 河南和陜西各執一詞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7月3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三十日電)明天是中國傳統的七夕情人節,相傳牛郎織女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鵲橋相會」,這個淒美的愛情傳說究竟源自何處眾說紛紜,河南南陽及陜西西安都自稱是故事的起源地。

「河南商報」今天報導,從網路上搜索「七夕」和「牛郎」、「織女」等關鍵詞,出現四萬多個相關網頁,並交代故事發生地為「南陽城西牛家莊」。

河南鄭州輕工業學院副院長、民俗學專家陳江風認為,根據地理條件、漢代意識形態、相對集中的民間傳說、古代文獻記載等方面的考察分析,牛郎織女故事源於漢水兩岸的楚地,而南陽不僅有牛郎織女漢畫石和流傳的故事,故事還交代起源地。

他說,牛郎織女故事最早見於「詩經」,說明此故事起源於先秦時代,而漢代牛郎織女故事已臻成熟。綜合資料分析,七夕節起源於楚國時期的漢水流域,因漢朝興起,七夕節和牛郎織女故事獲得廣泛流傳。

陳江風表示,當時作為立國八百餘年,橫跨大半個中國的楚國,農耕文明已經相當成熟,紡織手工業極為發達,保留至今的上古絲織品,大多出自荊襄一帶的楚墓,花色品種、手法技藝,令人嘆為觀止。毗鄰的南陽盆地也是楚地,從古至今盛產良種黃牛。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說,南陽城西二十里有個牛家莊,牛家莊有個牛郎。

民俗學家張振犁在「中原古典神話流變論考」提及,「牛郎叫如意,是南陽城西桑林村的人,織女從天上來到人間,與牛郎成親,親手教南陽一帶的姐妹們學會養蠶、抽絲、織綢緞。」

陳江風認為,不同的故事指陳著相同的起源地,可見南陽具有產生牛郎織女神話的經濟與文化土壤。

此外,漢水流域保留大量與牛郎織女神話、七夕風俗有關的遺跡。襄陽府過去管轄的鄖西縣有「天河」、「天河口」等地名。老河口市的「老河口」傳說是「漢水連天河」的天河口。商洛縣據傳有牛郎織女活動過的「織女溪」,伏牛山脈的魯山有「牛郎洞」和仙女洗澡的「九女潭」。

南陽市漢畫館工作人員表示,漢畫館有一個表現牛郎織女的漢畫像石,發現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南陽北郊獨山東坡白灘村,畫像右上角有一牽牛星,星下畫一牛,牛前有一人作揚鞭牽牛狀;左下角有一織女星,裡面跪坐著一位頭挽高髻的女子。從畫中可看出,傳說中的老牛體型和現在南陽黃牛相同。

不過,陜西省西安市政協委員俞向前認為,牛郎織女傳說源自西安,已有兩千餘年的牛郎織女像位於長安區鬥門街道辦事處轄區。

俞向前去年初的西安市「兩會」上提案,建議開發牛郎織女歷史文化資源,將農曆七月初七打造成中國的情人節,並在長安區鬥門街道辦事處的牛郎織女廟遺址上建設文化旅遊區,打造「中國愛情文化源地」。

俞向前表示,牛郎織女像在長安區被當地民眾稱為「石爺」、「石婆」像,一九五六年被列為省級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但開發利用不夠。

俞向前說,牛郎織女、梁祝、孟姜女、白蛇傳堪稱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寧波的梁山伯廟、山海關的孟姜女廟、杭州的雷峰塔已成為著名旅遊勝地,唯有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故事被西安遺忘,這個優美動人故事還停留在民間傳說。

他認為,開發牛郎織女歷史文化資源,無論在內容、形式上都體現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古樸秀美的牛郎織女故事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絕好素材,既可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可為古城西安旅遊增添新亮點。

相關新聞
黑白◆~◇記憶  (7)  依盼
【歲時禮俗】 浪漫的中國情人節—七夕
﹝情人節特稿﹞婚姻千里來相會 牛郎織女話七夕
七夕是不是情人節?中國網民口水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