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于止戈編譯)協助航空公司追蹤行李與防止顧客搶劫的電子標籤技術,將得以應用在外科手術台上。
本週發表的外科學文獻集(Archives of Surgery)中,包括了史丹福大學進行的一項測試結果,在測試中,他們特意將一些貼有無線電波識別標籤的消毒棉花,留在一個暫時縫合的手術部位內,結果測試儀器的指針發生震動,準確提醒了醫師還有棉花未取出。
因曾有研究指出,每1萬件手術中會發生1件因醫務人員將外來物品如消毒棉花,遺留在病患體內而導致病患併發其它病症甚或致死的案例,故未來電子標籤若能順利運用在手術中,將可以避免那些容易健忘的外科醫師又將消毒棉花遺留在病患體內。
唯一的缺點是這次的0.8英吋晶片,必須再縮小才能夠嵌入棉花與手術儀器裡。
這項研究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出資,並獲小企業創新研究計畫(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Program)補助,共有8名病患參與,使用的是匹茲堡ClearCount Medical Solutions公司研發的消毒棉花。
嵌在棉花的標籤裡含有一個接收到無線電波後便能發出識別信號的電路,這種電子標籤早已廣泛應用在商業上,從追蹤行李、防止偽造貨幣、避免商店搶劫到高速公路自動收費等等都有。
主持研究的內科醫師兼麻醉學教授亞力克斯.馬卡理歐(Alex Macario)表示:「我們需要一個真正萬無一失的系統,無論人們如何使用這項技術,病人都不會帶著不慎遺留的外來物品離開手術室。」所以未來也有可能會在手術前後,將標籤應用在其它地方如計數器或棉花等。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