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南報導)台南市五條港文化園區是府城早期的商業重區,昔年三郊的總部水仙宮旁的百年老舖「古井藥房」是府城當今最古老的中藥房。第一代曾古井創業,百年後的今天,高齡88歲的第二代曾焜燿和兒子仍然守著傳統的經營方式,無奈的看著變遷中的老舖逐漸步入歷史。
早期中醫師大多是被請到藥房看門診,只收微薄的診察費,抓藥就得找藥房。很多人生病不找醫生,拿著祖傳祕方、偏方去藥房抓藥。還有,中國人喜歡進補,家家戶戶多少都會到藥房抓點補藥補ㄧ補,所以藥房是熱門行業。
曾焜燿回憶說,最早古井藥房在現址的斜對面,而現址則是當時的倉庫。日治時代藥房少,又地處商業要區,生意自然興隆,藥房裡請了3個夥計還忙不過來,所以他16歲就加入藥房的行列。
曾焜燿說,光復初期,是古井藥房的黃金時期,銀行每天都會派人來收帳。曾焜燿的兒子說,記得小時候一早開門屋內就擠滿了人,好像走路都沒落腳的地方。
後來藥房多了,中醫師可以考執照、拿許可牌開診所兼賣藥,古井藥房的生意不再是一枝獨秀。曾焜燿表示,隨著時代的變遷,醫藥科技的發達,出現了中藥製藥廠,罐裝的藥粉藥散,逐步取代了一包包的草藥,中藥房也慢慢式微。
堅持不隨潮流賣成藥的古井藥房,如何能維持到今天?曾焜燿透露,他們獨家製造的龜鹿二仙膠,已有50多年的口碑。遵古法製造,用小火連熬10幾天的龜鹿二仙膠,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最佳補品。
騰出騎樓,縮小店面的古井藥房雖然漸漸褪去光采,但卻完整的保存著傳統藥房的器物和工具,引人思古幽情。如:牆上浮雕著「古井」的漆黑木匾;漆著紅字的招牌鏡子;具200多年歷史,抽屜上刻著藥名的藥櫃;變黑的錫製藥罐和銀白色的鋁製藥罐;還有磨損的鐵製杵臼等,都是文史工作者感興趣的東西。
浮雕著「古井」的漆黑木匾。(大紀元記者孫幗英攝影) |
藥櫃上方擺放著銀白色的鋁製和玻璃藥罐。(大紀元記者孫幗英攝影) |
秉著優良傳統,不願向新潮妥協的曾焜燿,每天默默與古井藥房相守,平靜的神情彷彿已經看淡了世間百態,心如古井之水。◇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