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2005年台灣每人GDP(台灣生產毛額 )為一五二七一美元,行政院日前宣示,要在二○一五年達到每人GDP三萬二千美元之目標,這是不是在畫大餅、唱高調?經建會強調,這項目標是經過詳細的推估預測與研究分析,絕非毫無根據,胡亂加碼。
日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將以二○一五年為台灣經濟發展遠程目標年,其中,每人GDP要達到三萬二千美元,期間每年經濟成長率目標五%,明年起每三年為一期程,查核執行成效,要求各部會必須嚴格落實預算執行。
其實,經建會去年已提出的「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暨二○一五年展望」,平均經濟成長率設定在四.六%,每人GDP訂為二萬七千美元;如今,蘇揆提出這項新的宣示,等於是大幅翻修原定目標,不僅平均經濟成長率要增加○.四個百分點,每人GDP還要多出五千美元。
問題是,若從台灣二○○○—2005年這六年的經濟表現來看,根據統計,2000年每人GDP為一四五一九美元,到了2005年微幅成長至一五二七一美元,換言之,這六年的時間只增加了七五二美元而已。但行政院提出這項目標,卻是未來十年內,每人GDP要整整成長一倍、大增一六七二九美元,難道台灣經濟展望有什麼特別利多嗎?這計畫目標是否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我們是經過縝密的研究與推估,才訂出這項目標,絕非隨便亂喊的數字!」經建會主委胡勝正強調,整個過程,先是經建會精算過政府各部會施政計畫所能達成的經濟效益,並參照中華經濟研究院等五大智庫所擬定之研究報告,而且,經過行政院內部充分討論之後擬定的。
胡勝正並透露還有兩大因素,讓台灣二○一五年經濟發展長程願景從每人GDP二萬七千美元上調到三萬二千美元:第一、根據國際智庫Global Insight(環球透視機構 )的最新經濟情勢展望,預估台灣到二○一五年每人GDP可以達到三萬二千多美元,南韓為三萬一千多美元,顯示這不僅是「目標」,而是可能實際發生的數字。
其次,胡勝正指出,由於主計處從去年11月改採的新制基礎國民所得統計(九三SNA ),將電腦軟體支出由費用項目改列為固定資本形成,在編算國民所得統計改變後,也使得GDP金額出現增加,這也是每人GDP目標上調的重要原因。
至於過去六年間,台灣每人GDP僅增加七、八百美元,平均經濟成長率也只有三.六%,對此,胡勝正解釋,這主要受到2002年經濟出現負成長之影響,當年全球都陷入經濟衰退中;但從整體來看,台灣平均經濟表現是「震盪向上走揚」,因此,對於達成二○一五年的經濟願景目標,他表示非常有信心。
學者:挑戰度高 實踐機會大
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針對行政院宣示,台灣二○一五年達到每人GDP三萬二千美元之目標,國內經濟學者認為,從目前經濟情勢來看,雖然要爬到三萬二千美元之挑戰度頗高,若「國內經濟能穩定成長、新台幣合理升值,實踐的機會非常大」。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周濟表示,去年我國每人GDP為一五二七一美元,十年後要快速達到三萬二千美元,的確是很大的挑戰;但他分析,「只要我國未來十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能夠維持五%上下,消費者物價指數在二%左右,這個目標實現的可能性非常大。」
周濟指出,新台幣匯率也是重要關鍵,因為每人GDP是用美金計價,去年我國每人GDP首度輸給南韓,其中,南韓匯率升值幅度超過台灣也是原因之一,換言之,若未來政府能夠放手適度讓新台幣升值,將有助於實現三萬二千美元之目標。
淡江大學財經所教授許松根認為,若未來服務業能夠與其它領域產業進行整合,使國內產業順利發展升級,只要沒有發生重大利空或意外,十年後,每人GDP很有機會挑戰三萬二千美元。
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曾巨威則指出,每人GDP要達到三萬二千美元,可能僅是政府期待達成的目標、或是納入相關預測數據的一項推估,但無論如何,他認為,這都是可以挑戰的目標。
他強調,台灣經濟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總體經濟儘管出現成長,每年有約四%漲幅,但個人所得卻沒有相對增加,為何呈現這樣的落差?他認為,可能因素包括:貧富不均或央行外匯政策等,但如何讓經濟基本面增長的成果分享到個人所得當中,更是政府必須努力解決與克服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