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
【大紀元5月9日訊】自由時報 文/廖桂聲
門診中,常見父母帶著小朋友抱怨白天活潑亂跳一刻不停,但是到了晚上卻疼痛而驚醒或哭醒,其疼痛的部位以膝蓋和小腿後側肌肉為多,有的在大腿內側。但每次痛的部位、程度、頻率或時間可能有所不同。其外表看起來也沒什麼異常,不像一般運動傷害、扭、挫、拉傷病史。經過詳細門診檢查,排除所有可能性後,研判應是兒童成長過程中常見的「成長痛症候群」。
「成長痛」的真正原因,醫學界還不清楚,其發生年齡以六至十六歲期間為最多。疼痛的部位最常見兩側的下肢,支撐體重的大腿前內側肌群、膝蓋及小腿後側肌肉。疼痛發作的時間多半在下午及晚上。
持續的時間從數分鐘到幾小時不等,平均不會超過二小時,局部無外傷及感染疾病,也無紅、腫、熱、痛的炎症反應。X光片、血液檢查一切正常,須先排除腫瘤、骨癌痛的可能性。
中醫文獻小兒藥證直訣—幼科雜病心法均言及「變蒸」之說,與「生長痛」相合之意,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及「脾胃為後天之本」、「脾主四肢」,因此對於兒童生長痛,中醫特別注重「腎氣」與「脾胃」的調理。分型為腎虛者,興奮腦下垂體—腎上腺皮質素,可用補腎陽藥如鹿茸、肉桂、肉蓯蓉及腎氣丸、右歸丸。若增強脾胃消化系統,促進新陳代謝、造血機能、強化骨髓細胞,可用四君子湯、五味異功散、六君子湯、七味白朮散等方藥。
兒童成長過程偶發與不規律的肢端痠痛,大多九十五%以上為生理性疼痛現象。以症狀療法包括熱敷、按摩或給予中草藥活血化瘀止痛外敷藥包紮、針灸止痛都有效果。若是局部有紅腫熱痛,疼痛定點劇痛伴隨發燒、行動不便等症狀,就不是成長痛,應儘快就醫。
(本文作者為桃園廖桂聲中醫診所院長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