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齡化沉重 5市民中有1老人
【大紀元5月8日訊】目前中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7%左右,而上海占19.58%,這意味著,5個上海人中就有1個老人,而這一比重仍有上升趨勢。而未富先老、養老體系尚未成熟等個人和社會因素,使上海遭遇新的挑戰。
據《中國經濟週刊》報導,駛入經濟快車道的上海,在「一天天變老」:20多年的老齡化積累,10年的人口負增長,使得上海老齡化速度正逐年飆升。人口老齡化對養老模式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對社會的消費需求甚至生產結構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如今的上海正背負一個無形且越來越重的包袱-人口老化。
老齡化比率比肩日本
據統計,目前中國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是7%左右。 但4月3日,上海市發佈上海老年人口資訊:截至2005年年底, 60歲及以上老年人比上年增加5.59萬人,占總人口19.58%,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這表明,每5個上海市民中就有1個老人,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根據聯合國今年2月份公佈的資料,世界人口老齡化的「先行者」-日本,人口老齡化高達22%。因此,上海的老齡化已經「比肩」日本。
老年生活城鄉差異大
從老年人生活狀況看,市區與郊區差別很大。郊區儘管在老齡化比例方面小於市區,但是,生活品質堪憂。
據調查資料顯示,在享受養老金(或養老補貼)的數位上仍然存在「城鄉差別」:城鎮老人的平均養老金(或養老補貼)為970.7元/月,農村老人的平均養老金(或養老補貼)為266.7元/月。
老人「滿意度」下降
華東師大人口研究所教授、上海市老年學學會副會長桂世勳認為:儘管上海市老年人的各方面生活品質看似提高,但老人對整體生活狀況的滿意度卻下降了。
他說,老年人對整體生活狀況表示不滿,是因為現在退休養老金雖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各方面的生活費用提得更高,生活反而更困難,加上政府的養老體系尚未成熟,老人得不到好的照顧,所以滿意度就更下降了。
怕看不起病 老人生活清苦
很多老人怕看不起病,生活過得很清苦。如曾榮獲4次勞模稱號的退休老工人盛錫淵,老夫妻倆每月養老金700多元,平時撿柴禾、割蘆葦在柴灶上燒水煮飯,平時靠捉小魚蝦來改善生活,經常為了買到價格相對便宜的東西寧可多走一些路,通過各種方法節約每一個銅板,至今家裡僅有一台14寸黑白電視機和一台電風扇,飲用的是井水。像盛錫淵這樣的老年人不在少數。
該鎮農戶喬林昌夫妻,年過80,居住在低矮破舊的平房,因長期患高血壓、腦梗栓、糖尿病等慢性病,尤其是妻子摔傷後生活不能自理。現在兩老是「藥罐子」,「拄拐棍」維持日常生活。每月僅藥費開支就300多元,而身邊子女自身經濟又窘迫,使老人望而興歎,僅去年透支就在4000元左右,經濟十分困難。
養老院「兩少一高」門檻高
養老院已經成為很多老年人期待的一種生活方式,但養老院的收費價格高也制約了一批老年人的選擇。據調查瞭解,養老機構少、養老床位少、費用高,即「兩少一高」使上海市農保(低保)的老人望之卻步,因為個人收入與入住價格的差距太大,居家養老仍然是當地一些老人的首選。@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