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蓋茨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
【大紀元5月7日訊】我和比爾.蓋茨出生於同一年,卻走著兩條截然不同的成長之路……
50年代末
蓋茨出生於美國西岸城市西雅圖的一個中産家庭,小時候瘦小笨拙。
我出生於中國中部偏僻小鎮上一個貧窮家庭,老一輩都說我挺聰明。
60年代初
蓋茨在私立湖濱學校接受良好的現代教育,並開始接觸電腦,學習BASIC語言。
我在鄉村小學讀書,在跟老師一起與饑餓做鬥爭的同時,還要提高與階級敵人鬥爭的警惕。那時,我還沒聽說過,‘電’是個什麽東東,那個小鎮用上電燈已是20年後的1980年。
1967-1968
蓋茨13歲已經可以編寫電腦程式,14歲那一年,他擔任了校內一個與電腦有關組織的主席,其電腦天分已贏得師生的公認。
我與我的同學在考初中的前一年,正式停 課鬧革命,投身到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我們最熱衷的事是寫大字報,紙墨不要錢,抄報紙上的文章,貼到學校的牆上,後來又貼到大街上。純粹是愚昧透頂 的好玩,我們的口號是: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受苦受難的階級兄弟,爲最後解放全人類而鬥爭!
1970-1971
蓋茨16歲的時候,與好朋友艾倫成立了交通資料公司,利用英代爾8008晶片,設計城市交通監視系統。第二年,17歲的蓋茨向學校售出自己的第一個程式,賺了4200美元。
我在停課鬧了三年革命之後,我與所有同 學一道,免試升入縣城中學,正在讀初二。語文課本都是報紙社論和大批判文章;英語沒有教材,剛剛學會26個字母;數學課在解一元一次方程。關於金錢,我頭 腦中最大的數位是,父親每月的工資:人民幣23元。爲了繳學費,我到瓦匠隊砸石子,砸了一個暑假,掙了6塊錢。
1972-1973
19歲的蓋茨就讀于哈佛大學,學習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
我初中畢業後(兩年制),下放農村,在廣闊天地裏‘大有作爲’:割資本主義的尾巴—-寧肯讓田裏長社會主義的草,也不能長資本主義的苗。
1974
英代爾推出比8008快10倍的8080晶片,蓋茨搶先一步:沒日沒夜地幹了8個星期,爲剛出娘胎的世界上最早的微型電腦Al-tair8080配備上了BASIC語言,從而開闢了PC軟體業新紀元,改變整個工業結構!
我從農村被招進工廠,每月生活費18元人民幣。上班最大的任務是參加評法批儒鬥爭,批林批孔批周公。
1975
這一年,一個永遠記載於世界IT發展史的事件,在美國發生了:蓋茨與艾倫在西雅圖創辦了微軟公司。20歲的蓋茨正式就任微軟公司的CEO。
這一年,我在工廠當學徒,與老師傅一齊批判鄧小平的‘三項指示爲綱’,反擊‘右傾反案風’,批‘獎金挂帥’,批‘物質刺激’,批‘宋江的投降主義路線’……
1977
蓋茨的事業如日東升,微軟的品牌已在業界樹起一面大旗。
我參加‘文革’後的第一屆高考,考取師範院校中文系,圓了遲到5年的大學夢。
1980
微軟公司推出MS-DOS系統,自此一炮而紅,DOS從此成爲幾乎所有個人電腦必然內置的系統。
我第一次走上人民教師的講臺,在一所中學裏當實習老師,別說DOS,就連電腦也沒有聽說過。
1986
微軟股票公開上市,股價爲每股21美元,共籌集資金6100萬美元;蓋茨個人一躍成爲全球最年輕的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
那一年,我被調進機關,成爲一名吃皇糧的小公務員,從事至今想來仍然心驚膽戰、脊背冒汗的公文寫手。月薪:57元人民幣。
1990
蓋茨發佈Windows 3.0作業系統,全球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
我的月薪突破了200元人民幣大關,18寸彩電第一次走進家門。那一年,中國人經歷了一場風波之後,有人在沈思,有人還在‘倒’。中國向何處去?我不知道。
1995
蓋茨發佈Windows 95,同時決定大力支持並加強Internet的開發。
我第一次聽說,北京文人開始換筆,才知道電腦有著種種不可言喻的妙處。從此,我開始留心有關電腦方面的報道。
1997
微軟員工遍及58個國家,多達2.5萬人,營業額爲113億美元,市值1580億美元。蓋茨的豪宅‘未來之屋’竣工,位於華盛頓湖畔,依山傍水,占地3700平方米,造價約一億美元。
這一年,我雙喜臨門,第一喜:兒子考取省重點高中,省下了積攢已久的萬元擇校費,便用這筆錢配置一台相容486,對還算爭氣的兒子實行重獎。第二喜:我參加房改,求親告友,借齊了房款,買了三分之二的産權,從此也算跨進中國‘有産’的小公務員行列。
1998
蓋茨發佈Windows 98,IE瀏覽器已風靡全球,上網早已是美國人的家常便飯。
在我國,北京人領風氣之先,上網成爲最新時尚。我開始在遠離北京的小城學電腦,準確地說是練五筆,用WORD編輯文稿。
1999
微軟市值達4072億美元,名列全球1000大企業榜首,遙遙領先于傳統王牌老店,蓋茨繼續穩坐在全球首富的寶座之上。
我已經可以熟練地在電腦上寫作,並且深 感榮幸的是,我是本城較早接觸互聯網的‘先進分子’之一。網上的世界太精彩,我眼界大開,興奮至極,但內心也刻下深深的悲哀:我比蓋茨整整落後一個世紀。 任何機遇都已不再屬於我們,但願比我們年輕的一代,都能一帆風順,徹底擺脫我們這代人所遭遇的這麽多無奈。(原載香港商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