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5日訊】◎圖自由時報 文/記者趙慧容
生活要怎樣過才算美,環境又和生活得美不美有何關係,嘉義市社區大學「環境美學」老師盧銘世,把課堂的東西,搬到實際生活中推動、實踐,吸引一群人跟著他,邁向美麗生活之路。
課堂理論身體力行
盧銘世帶著學生,實際體驗生活之美。他的教室,可以是在仁義潭已乾涸而長出一片如茵綠草的潭底,可以在外紮營過夜,他的學生淑昭,在竹崎鄉買了塊4分農地,跟著盧銘世的理想,胼手胝足的打造理想家園,從整地、種花、植草、搭平台到設計流水,都在盧銘世協助下自己動手做,盧銘世則把學生帶到這兒上課,感受親手打造理想家園的感動。
環境美學感染他人
盧銘世眼中的理想家園,不是豪宅,但推開門、窗,必然是綠色入眼,是把家融入自然,能自由呼吸的家園,因此他回太保市新埤老家,用家裡豬舍拆下的樑柱,加上撿來的木框玻璃窗,建了一間4分之1透明的玻璃屋,屋外有平台,有高低起伏的花海和大樹。
親手打造理想家園的概念,感染一些同好,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長蔡江隆、吳淑惠夫婦,就接著自力建了自己的理想家園「陶花源」,讓小孩可以看著青蛙爬過玻璃窗,可以和狗狗在草地上翻滾。
在嘉義荒野分會,常聽到有人說要自己蓋房子,月光森林手染服飾老闆娘小麗,買了塊地要蓋自己的房子,蕭醫師也打造具濕地生態的理想家園,大漢廣告陳信煜,回家把豬舍變裝成客廳、空地有小橋流水,理想家園正一家家的擴散。
共同打拚改造景觀
盧銘世更進一步成立綠手指行動隊,主動幫人設計、施作美感角落,而且還一戶補助1000元,希望藉著美感角落的擴散,帶動大家對環境的重視,所需經費以舉辦藝術拍賣會方式籌募,讓更多好友可以藉由提供拍賣品與叫價購買,共同參與美感角落的建立。
一處處美感角落,從嘉義市散佈,進而到嘉義縣,所指導的新港鄉美感角落,在新港文教基金會的推動下不斷散播。
甚至為了拯救水上鄉中庄到白河的芒果樹隧道,盧銘世帶著社區媽媽,在這條路上施作美感角落,在芒果樹上懸掛許願卡,終於讓芒果樹在道路拓寬時保存下來,成為汽、機車分道的景觀道路,也出現景觀餐廳。
環境的美麗,是整體的,美感角落只是一個角落,盧銘世也把景觀改善的眼光,看上充斥街頭的水泥壁面,推動壁面藝術,號召一群人加入壁面彩繪行列,從體育場、兒童館,到博愛仁愛之家、垂楊路圍牆,陸續上了色彩,連聖馬爾定醫院護理之家內牆壁,都變了樣,他還計畫號召各地藝術家,來嘉義進行壁面藝術創作,為嘉義市添上色彩。
生活之美內外兼修
生活之美,從環境開始,但也不能忘了內涵,盧銘世和一群人,默默推動七夕女兒節,希望給嘉義不一樣的情人節,每年七夕,他們帶著自己的茶具、坐墊,穿上不一樣的服裝,在清靜幽雅的草地上,過著讓心靈沈澱的女兒節,並結合手染服飾業者,推動嘉義女兒服,在在各種活動中亮相。
盧銘世甚至把熱中音樂的雕塑家蘇泰榮引進來嘉義居住,成立「愛樂夢工廠」,推動行動音樂廳,把美感角落和古典音樂一起帶進社區。
沒有政治人物的高昂語調,沒有社會運動者的聲嘶力竭,盧銘世懷抱著理想,從自己做起的感染一群人,朝著建立生活之美的社會邁進,而且還繼續的傳播種子。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