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平凡卻動人的《3個小孩4個媽》

文/阿文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編按:3個小孩4個媽,是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製作的第一部親師紀錄片。4月30日在台大校友會館試映,片長27分鐘,呈現三個小孩、小孩的家庭和老師之間平凡卻動人的故事。

寫在一開始

在教育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包括怎麼樣對孩子好,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在不同的價值觀下,都可能南轅北轍的共存著。這不見得是好事,因為多元光譜的兩極,一端是至善,另一端卻是惡極,多元若完全喪失了倫理規範,人類的行為會演變成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願意去想像吧!

好了,話說回來,簡單的說,以下的文字,代表著個人的價值觀,一個很希望人的道德價值從新被重視所發出的聲音。

沒有指責,只有包容

這部片有一個很感人的地方,就是,他明的暗的,都沒有想去替誰作出選擇與判斷,只是「真實」的呈現,但就這一份真,才讓人想掉眼淚。

單親,可憐嗎?片裡沒有結論,試映會上媽媽開朗的說她還是單身,也陽光的很。可是,片子裡的婉嘉為了不想被貼上「單親的小孩」這個標籤,活的那麼認真,認真到看起來有點辛苦,我們真的要反省,是不是在不經意之間,我們都是那個貼標籤的人,才讓這些敏感的孩子,要那麼努力的保護自己。

就像我們把從東南亞或大陸嫁過來的台灣媳婦,特別取的各種名字一樣,我們的公部門和民間單位,也都不斷的在擔心這些媽媽生下來的小孩,要不要特別的什麼照顧,或許那份動機是良善的,但這會是對方真正的需要嗎?他們要的,會不會只是一份平等的看待,會不會是我們自以為是的優越,才造成了對方積非成是的也開始認為自己是弱勢。

又例如,原住民的小孩一定怎樣嗎?沒錯,我們又看見了一個數學不好的原住民學生,可是,試想,哪是種族或是血統的問題嗎?一個不是原住民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親得像偉祥的爸媽一樣,為了基本的溫飽,工作是人家要你幾點到就要幾點到的沒有規律的狀況下,不管是哪個民族的孩子,他的學習與成長,一定都會受到影響。生為原住民的偉祥,從這角度看,或許是不幸,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台灣原住民普遍擁有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信仰,從這方面來看,偉祥比起許多人要幸運的多,因為他心中有神的存在,有愛的存在,有對真理的追求,而這一切所形成的,是用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的內在力量。

說到郁庭,偉祥說她是“都”庭的那一幕,真是笑中帶淚的經典。郁庭的故事,充滿了許多的選擇,但仔細看這些選擇的結果,是整個家庭都受到了影響。台商父親是不是一定要去大陸?母親要不要在忙碌的工作中擠出時間陪孩子吃碗麵?郁庭從私校轉到公立學校,這些,都是選擇的結果。自行選擇,當然得自行負責,然而,每個選擇的背後,都隱含著價值觀的取捨。媽媽把工作擺第一,代表著什麼?但看她在試映會上哭紅的雙眼,這個第一擺的多辛苦、多掙扎,遠在對岸的父親或許也是如此吧?導演在這時候,沒有把「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這句話搬出來講大道理,國三也很難算是童年了,可是,擺在未來的,仍是一連串的選擇,聽說郁庭的爸爸這次跟公司堅持要6月才去大陸,他要陪郁庭好好面對國三的基測,這樣的一個選擇,聽起來蠻好的。

教育的問題真是弔詭,當你專注在個別狀況時,會有人提醒您要從個案去看見大結構的問題,但是大結構的問題看清楚了,回頭又發現,每個個體其實都存著個別差異,真要完滿解決,還是得一個個好好的、完整的對待,就像這部片裡,三個小孩有三個小孩各自的故事,如果繼續拍,相信100個小孩會有100個故事,那永遠也拍不完吧!不過,重點當然不在拍片,而是透過影片喚起人們的討論與注意,影像的力量,真是大啊!

從看見彼此的不足到看見彼此的需要

這部片子,給我的另一個感動,是看見了一些壁壘分明的界線,慢慢在溶化了。印象中,教改一開始的頭幾年,教育領域不同角色之間,似乎常是處在一種對立的狀態,例如有時是家長對學校不滿;學校認為家長干預教育專業;教師對教師會的不信任;體制外認為體制內過分僵化;民間教改團體認為政府根本不關心教育議題等等,當然,不是說這些事已經完全不存在,但是,一看到教師會製作這部片,是從「支持家庭」這樣一個想法出發時,真的覺得,教師會老師們的胸襟和包容,真的令人感佩,他們把個人的喜好和利益放一邊,重新將問題聚焦回教育的核心與本質—孩子的身上。

這是解決當今教育問題的一個核心關鍵吧!當目標一致,走在這條路上的人,是不是開始有合作的機會、有相互扶持的可能。就像日前參與台灣另類教育學會主辦的「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困境與展望座談會」時,發現所謂體制內外的老師不再只是指責對方的不足,還會相互提醒去看見對方的優點,而給予彼此善意的肯定。

片中的燕華老師,形容自己像陀螺般,不停的轉,而轉速已經這麼快的「陀螺」,還決定要去幫助孩子和孩子的家庭,或許應該說,其實他們早就在這麼做,只是我們都不知道而已,想想也是,很少有老師會大辣辣的上媒體告訴人們他有多愛學生,而我們的多數媒體一向也不喜歡太平凡的新聞,所以,把這些日常生活就發生的事情拍成紀錄片,想想,也是個將大家目光聚焦的辦法吧!

如此生活的故事,得用機器如此的紀錄並加以放大播出,毋寧也是現代社會的一個警訊,我們似乎連身邊的人都缺少一份完整的理解!當我們對彼此有多一些的理解後,或許就比較有辦法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透過一些些用心,一些些善意,不同立場的人們,面對未來的各種難題,一定可以找到彼此都滿意的解決之道!

轉載自:台灣大紀元日報@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老師出了一道奇怪的作業:列出所有你討厭的人。不過,沒人知道下一步是什麼。然後,老師請學生帶蕃茄來上課,並且在蕃茄上面寫下那些討厭的人名。
  • 孩子們懼怕老師是極為常見的事情,尤其在新學期伊始。這種事情也會發生在長週末或寒假結束後返校時。家長們既要教會孩子對陌生人保持適當的警惕,還要讓孩子輕鬆地面對那些可信任的成年人,這對我們來說還真有些難度。不像稍大點兒的孩子,年幼孩子的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區分事物的程度,也無法憑直覺感知危機,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經年纍積才能達到的。
  • 以前讀書的時候,我不明白為何孔子要提倡「無訟」,而古時地方官政績良好者,為何以「民間無訟」來讚美其德政。等到年齡漸長,更尤其是當了老師,耳聞也親歷一些訴訟事件,才曉得許多投訴原本都是意氣之爭,原本都能慈悲善解。
  • (大紀元記者溫婧編譯報導)開學之際,我知道許多家長正考慮去見孩子的老師。家長去見老師可能會有多種原因。例如,自我介紹、向老師提供更多關於自己孩子的信息、關心學校如何開學等等。如果你正打算去見孩子的老師,在這裡我想與家長們分享一些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
  • 一位教授女兒,疑因遭受班上同學言語及關係霸凌,致使母親憤而向4位同學提告,導致班級掀起「集體轉學」。最後全班願意和這個孩子同班的僅剩一人,母親也只能讓孩子轉學了事。這個事件,由於家長不滿校方與教育局輔導不當,甚至上訴到監察院,經媒體報導後,立時引起輿論紛紛。
  • (大紀元記者馮閱編譯報導)俄文老師薩利提出了一些家長與老師面談時的竅門,教我們如何從家長會上獲取最大的收益,以及一些能有效提升孩子在學校全面發展的方式。
  • 教育是百年大計,孩子是社會國家未來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貴人,老師是孩子的再生父母,任何人都不應該輕言放棄這上天賦予的神聖使命。
  • 聊天時,有一位老師略帶抱怨的對我說:「每一次,只要我們班的哪個同學出問題,我把家長約來學校商談以後,下一次的班親會就再也看不到這個家長。」她認為,因為孩子的作為讓父母感覺失盡顏面,為了不想面對這種不愉快的狀況,家長就選擇「淡化與脫離」。自然這樣的處理方式,對於親子或是親師之間的關係與成長,完全沒有加分效果。
  • 初入教育界那一年,有一位資深老師勸誡我們這些菜鳥老師:「不要隨便把自己家裡的電話告訴家長。我給學生的手機都是另外辦一個門號,也從來不讓學生知道我住的地方。」這位老師的忠告並非出於冷血,而是肺腑之言......
  • 這個月,我受邀到國姓國小演講,演講的題目是「家園溝通」,一開始我先詢問在場的所有園所長及老師,現在的園所經營比起十年前是更複雜還是更單純,老師們都異口同聲的說「更複雜」,我再問:「若想像未來的十年來跟現在比較,未來的園所經營跟現在比較會更複雜還是更單純?」老師們又說「更更複雜」。 我接著問:「為什麼?」有園長就說,從前的幼稚園的主要業務是幼兒托育,現在是幼兒教育,過去是多子化,現在是少子化,父母更將孩子當成寶貝。因此,一旦孩子在園內受到傷害,不是上法院,就是上媒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