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家庭教育

家是靈魂的歸處

有一天我坐計程車去松山機場,司機是個非常年輕的孩子,很熟練的在早上上班的車陣中穿梭,剎車踩得輕巧,令人感受不到。我忍不住誇獎他,他靦腆的回頭笑一下說:「不瞞您說,我以前是玩保時捷的!」我「哦」一聲,二十年的國外生活使我不敢追問別人的隱私,他倒是看出來了,自己說:「逃家的,現在正在找回家的路!」到了機場,我給他二百元,叫他不要找,他說:「謝了,衣錦才能還鄉。」這幾個字深深刺進我心裡。

在異鄉,多少個寒冷的雪夜,別人都躲進溫暖的被窩中了,只有我們留學生還在圖書館苦讀,因為「衣錦才能還鄉」!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自己做了父母才發現,雖然心裡希望孩子成材,但是有孩子在膝下承歡,遠比一張冷冰冰的文憑好,尤其越老越是希望有孩子在身邊,也明瞭當年那種想法是虛榮心作祟,親子的溝通不良,使孩子誤以為沒有念出頭就無顏見江東父老,不敢回家。我以前也有這種想法,家書都是報喜不報憂。所以許多留學生都是早早的結了婚,找個伴來相濡以沫,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個家。

中國留學生都將「房子」﹝house﹞和「家」﹝home﹞混著用,這兩個字在物質層面上雖然相同,在心理層面上卻大不同;房子是遮風避雨的地方,家卻是靈魂的歸處,如果真的要了解一個人,就去他家看一看,這比交往多少年還有用。人格的成長最重要的就是小時候的家庭教育。自己年紀大後,發現天下最不幸的人是有家歸不得的人,而不是衣食不周者。家原是隔絕外界風暴最安全的地方,但如果家不幸正是風暴所在,那麼這個孩子就變成天下最可憐的人。

我去美國念書時,正值越戰打得最兇的時候,學生反戰、反威權、反傳統,開始有男女同住一層樓﹝co-ed﹞,開放式婚姻等等,有位老師很不贊成開放式婚姻,他一直認為一個人如果回到家不能放鬆,要應付你的、我的、我們的孩子各種糾纏不清的人際關係時,這個家庭的氣氛肯定不會融洽,孩子便會往外逃。

他說,天理是公平的,孩子小的時候多花時間念書給他聽,陪他玩,教他做人的道理,長大後就不必花太多時間管他,這就像種樹一樣,樹小的時候最重要,不能長歪,長大後只算颱風來時,加個支撐就夠了。但是如果小的時候沒有照顧好,長歪了,長大要矯正就得用鐵絲綁,而且綁太緊樹枝會折斷,非得一點一點的扶正才可以,所花的心力比小時候多十倍還不見得有效果。

今天碰到這個逃家的孩子,猛然想起老師的話,即使過了三十年,他還是對的。孩子小的時候自己忙著賺錢的朋友,現在都在用當時賺的錢討好他的小孩。其實親子溝通並沒有那麼難,只要帶著他一起過日子,將來兩個人就會有共同的回憶,就有共同的話題。

回家的路其實不必找,只要放下面子,它就會浮現出來了。

摘錄自:【理應外合】遠流出版@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