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民俗文化

【歲時禮俗】氣清景明話清明

【大紀元4月4日訊】「清明」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時序到了季春,春暖花開,萬物在氣清景明的大地中,顯得特別清潔明朗,所以稱為清明。此時的春郊,被茂盛的繁花綠葉點綴得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加上氣候合宜,正是適合人們出外郊遊的最佳時機,所以也有所謂的「春遊」、「踏青」等習俗。

這個時節農忙稍歇,剛插好的秧苗正努力的生長著,野草也不服輸的冒出了頭,古早的人們便會趁著春遊踏青之便,到祖先的墳墓前好好鋤草祭祀一番,亦即所謂的「掃墓」,後來到了明代中期,皇帝在「清明」這天舉行祭陵大典,並正式詔令這一天為「掃墓日」,也就是清明節的由來。

古人趁此時光,扶老攜幼,同往郊外的祖先墳墓上清掃祭拜,充份表現出我們飲水思源,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

清明禮俗面面觀

春天的風,有風徐徐吹不急;春天的太陽,和煦溫暖最得宜,三月,正是從事戶外活動的好時光。古代中國在清明這天有許多遊樂活動,放風箏、射柳、打鞦韆等等,當然還有人人熟悉的─吃春捲。

清明這個節氣,民間流傳放風箏的習俗,這也是春天兒童愛玩的遊戲。春風由下往上吹,也適宜放風箏,而清明一過,因風向不穩,不宜再放風箏了,所以玩風箏是玩到清明為止。

兒童玩風箏,軍人則有射柳的競技。射柳是古代一種軍中遊戲,折柳枝環插在圓形的場地上,用闊鏃的箭來射,以射斷為勝。民間習俗,射柳主要盛行於端午,但也流傳著清明節這天軍中往往舉辦射柳,以鼓勵士卒習的說法。

玩鞦韆倒是清明節的特色。古書記載:「宮中人稱清明為鞦韆節,各宮俱設鞦韆一架,相邀嬉戲。」可見玩鞦韆在清明受歡迎的程度。不僅漢民族,遼人也喜愛在清明玩鞦韆,明人「析津志」上說:「遼俗最重清明,上自內苑,下至士卒,俱立鞦韆架,日以嬉戲為樂——-。」

俗諺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或說「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因因為清明是中國的三大鬼節之一,眾人一方面祭拜衆鬼,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惡鬼的侵擾,而柳條向來被視為具有辟邪的功用,因此人們往往在這天將柳條插在門楣上,或用柳枝編成柳帽戴在頭上,正所謂:「正月旦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節另一廣泛流傳的習俗活動是吃潤餅,「潤餅」源自寒食,又叫「春捲」、「春餅」是清明節應景食物,以薄麵餅為皮,把肉絲、豆干、青菜、蛋皮、韭菜、等切成細絲,放在薄麵皮上,再灑上花生粉及糖粉,捲成圓筒狀就可食用了,雖然有點麻煩,但是營養可口、老少咸宜,至今依然流傳。@*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