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健康1+1

早期診斷 醫界推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

【大紀元4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三十日電)診斷胎兒是否有唐氏症,現在有更快速、更準確的方法,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目前正推動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在懷孕十一至十三週,就能透過超音波及抽血,檢查胎兒頸部透明帶及胎兒鼻樑骨是否正常,相較舊方法,準確率超過九成。

台灣地區每年唐氏兒的出生數皆低於五十分,意即有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唐氏症胚胎,在懷孕初期或中期就已被診斷出;目前的篩檢方法,則是在第二孕期,也就是懷孕十六至二十週時抽血檢查,準確率只有約六成。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及中華民國周產期醫學會,最近即將成立台灣胎兒基金會(TFMF),希望推動自去年起美國、歐洲已大力推廣的「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新法,希望在懷孕早期的十一至十三週即進行篩檢。

壢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蕭慶華解釋,唐氏症篩檢新法主要是在懷孕的早期進行,利用抽血,再搭配上超音波偵測,檢查胎兒頸部透明帶及鼻樑骨是否異常、缺損或發育不良,藉以區分出高危險群,準確率最高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七以上。

不僅準確率高,篩檢新法的檢查結果也較快速,蕭慶華說,若是初步懷疑為高危險群的孕婦,可以在懷孕十一週後施行絨毛取樣,或可於十六週後施行羊膜穿刺術確認,比起舊方法必須等待二十週後才有結果,孕婦不僅心理壓力輕,也可以在胎兒較小、肚子都還看不出來懷孕跡象時,及早決定後續處理方式。

蕭慶華指出,除了可以篩檢唐氏症外,包括三尖瓣膜回流,第十三、十八對染色體異常及其他先天性異常,也都可以透過新方法篩檢出來,不過健保目前沒有給付,篩檢一次須自費約新台幣二千五百元,儘管較舊方法的九百元至一千元略貴,仍建議所有孕婦應接受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