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台灣沿海致病性弧菌 多得嚇人

【大紀元4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沿岸地區的河海交界處,潛藏致病性弧菌的情況,超出預期!學界最近研究發現,台灣沿岸海水總弧菌檢出比率為六成六、腸炎弧菌與霍亂弧菌分別為二成五與二成一。學者擔心魚蝦等水產品恐遭污染,幸好此菌不耐熱,只要煮熟加熱即可殺死。

大同大學生物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建先去年進行「致病性弧菌在台灣沿岸的動態分佈」研究,並在北、中、南等六個河海交界點進行長期海水採樣與觀察。

結果發現,在總弧菌方面,淡海海口檢出率為七十五%、八里海岸為七十二%、淡水鎮公所沿岸為六十六%、關渡碼頭為五十八%、大甲溪口與曾文溪口為六十一%。

至於霍亂弧菌,以淡水鎮公所沿岸檢出率最高,為四十一%,其次為八里海岸的二十七%、淡海海口二十五%、關渡碼頭十六%。

腸炎弧菌也是淡水鎮公所沿岸最高,高達四成一,其次為淡海海口三成三、八里海岸二成七、關渡碼頭二成五。大甲溪口與曾文溪口皆未驗出此兩種弧菌。

研究發現,海水鹽度大於十五ppt(兆分之一 )、水溫高於攝氏十七度、越接近海口,弧菌檢出率增高。

陳建先說,此一菌種不僅耐鹽,且喜好存活於溫暖的水溫中,低於攝氏十度,就會出現生長停滯,弧菌普遍存在於海洋環境,檢出並不意外。陳建先解釋,過去弧菌多存活在東南亞熱帶海域,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環境中微生物出現變化,近年來,連日本北海道沿海都驗得出腸炎弧菌等。而在台灣沿海,以往冬季時此一菌種通常無法存活,但現在一年四季都可檢出。研究也顯示,四至5月檢出率較其他月份高。

陳建先強調,以驗出的菌量來看,如戲水時不慎喝進海水,罹病風險極低,但可能透過吃進受污染的魚蝦貝類等海鮮而致病。

衛署建議吃海鮮最好熟食 高溫才殺菌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提醒,海鮮一定要熟食。由於弧菌具有好鹽性且怕熱,因此在料理時,必須要用大量自來水清洗,同時加熱至攝氏七十度,經過五到十分鐘,就能殺死病菌。

衛署:市售海鮮無抽檢機制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沿岸海水驗出致病性弧菌,學者擔心魚蝦貝類遭污染,但市場販賣的海鮮產品,衛生署並未建立例行性的抽檢機制,強調煮熟即可殺菌。

消基會砲轟太被動 要求加強抽檢

消基會副董事長程仁宏批評,衛生署太被動,說法更不可思議,難道要等鬧出人命,才肯認真面對?政府應加強抽檢,讓人民安心。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林秀貞表示,腸炎弧菌是國內食物中毒的主因,除生食海鮮,如果食物處理不當,生熟食不分,容易透過砧板傳染細菌。腸炎弧菌進入人體後,潛伏期為二小時到一、兩天,食入菌數越多則發病越快,症狀也越嚴重,症狀包括上吐下瀉、腹部絞痛等。大部分患者在補充水分、腸道休息後,就可恢復。

根據衛生署統計,去年食物中毒案件共二百四十七件、有三千五百三十名患者,其中因腸炎弧菌引起的有六十二件、七百七十五名患者;以食物別來看,海鮮中毒有七件、一百三十四名患者。

至於霍亂弧菌引起的霍亂,屬法定傳染病,林秀貞說,國內病例主要是吃甲魚或是生吃甲魚蛋而遭感染,不過,如果病菌量少,且胃酸分泌正常者,並不會發病。其症狀比腸炎弧菌嚴重,不僅拉出來的都是水,有人一天拉了幾十公升的水,最後脫水死亡。

弧菌種類相當多,所謂的三大弧菌,除腸炎與霍亂弧菌外,還包括創傷弧菌。林秀貞說,若學者檢出的總弧菌也包括創傷弧菌,就要小心。因除食入外,其也會從皮膚上的傷口侵入體內,如戲水時被蚵、蛤等貝類刮傷,就會增加罹病風險,也有人因釣魚時不慎割傷皮膚,造成創傷弧菌入侵而感染。

環署:弧菌監測非法定項目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沿岸海水驗出致病性弧菌,學者建議環保署應把弧菌列為環境微生物的監測項目。環保署表示,法定的水質監測項目只有大腸桿菌群、總生菌數,只要二十四小時,結果就可出爐,如監測弧菌,成本高且曠日廢時,無法做到立即警告的目的。

環保署說,目前水質的微生物監測,以大腸桿菌群為指標,其存在於溫體動物腸道裡,如水質中驗出大腸桿菌,表示受到排泄物污染,也可能有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包括致病性弧菌。

環保署每年都發佈休憩海域的水質監測,主要是監測大腸桿菌群菌落數,以此建議民眾勿前往受污染的海域戲水。去年從6月至9月底,該署共監測九次,其中大安海水浴場不合格就達七次,且幾乎年年蟬聯不及格海域的「榜首」。

環保署解釋,大安海水浴場有大甲溪與大安溪注入,這兩條溪的濁度、懸浮微粒相當高,如果又遇到颱風或是豪雨過後,常會造成陸域污染物沖刷進入海域影響水質,環保署建議民眾應該儘量避免在大雨期間或大雨過後三天內前往游泳。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