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古蹟台北府城門 北門留原貌
【大紀元4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二十九日電)台北府城門包括北門、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是權力中心所在,南門屬文教區,東門負有防禦的重任,城門各司其職。光復後,政府陸續整修舊城門,,只有北門保留原貌,被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其餘城門並列為一級古蹟。
台北府城門原包括北門、東門、南門、小南門,及西門等五門,於一八八二年(清光緒五年)由福建巡撫岑春、台灣道台劉相繼勘定基址後,粵籍工匠同時興築,一八八四年完工。城周一千五百多丈,其中北門、東門附郭,西門在日據時期遭拆除。當時先築城門,再依次築造城牆。
台北市文化局表示,北門又名「承恩門」,有朝向北極星或承受皇恩之意。石雕城郭額銘「巖疆鎖鑰」四字,邊框雕蓮花卷草及花瓶,象徵平案祥和。位置在今天的忠孝西路、延平南北路、博愛路及中華路交叉口,曾是台北城內通往大稻埕一帶的交通要道。
清末為了防禦火器,牆體全是磚塊與石條砌成,形成一個封閉式碉堡。內部有兩層牆壁,構造堅固,屋架雕飾簡潔。屋頂則採用「歇山單簷」,燕尾起翹,曲線流暢,嚴肅的城門上增添柔和色彩。
文史工作室解說員劉惠平說,北門距離當時清朝衙門所在地、現為中山堂最近,距離當時經濟重心大稻埕也最近,不難看出北門屬權力中心。
東門石作最精緻//中央社 |
至於東門,朝向台灣北部的重要口岸基隆,負有防禦重任。文化局說,台北府城五城門中石作最為精緻的就屬東門,額題「景福門」,建築結構和北門很類似。
東門雙層磚牆內是木造結構。屋頂是四面屋坡的「歇山式」,簡單大方。和北門不同的是,東門屋簷下有綠釉空心花磚裝飾,兩側門孔旁都加開方形窗洞。另外,北門的外廓是方形,東門則是圓弧形。
東門經過整修,碉堡型的城門變成宮殿式建築,但石構台座及圓拱門保留原有建材,門洞是石條砌成半圓拱,邊框保有雷紋裝飾,頗具歷史價值。
劉惠平指出,現在城門倖存的城廓,還有舊台大醫院至青島西路間仍保留一百多公尺未拆除,彌足珍貴。
南門 台北府城門面積最大的城門//中央社 |
至於位在愛國西路與公園路交叉處圓環的南門,名為「麗正門」,又稱大南門,是台北府城門的「主門」,也是五城門中面積最大的城門。
文化局表示,南門最大特色在於,四面屋坡及「重簷歇山式」的屋頂,外型較為華麗壯觀。兩層屋簷間,還嵌著空心花磚,可以通風透光,增加視覺變化。
此外,城門有如封閉的碉堡,牆身和屋頂連成一氣。城樓正反面各有一圓二方的窗洞,供防禦監視之用,但面對城外的方形窗洞開口長,夜半遲歸者,必須由「吊城」方式,由守城兵士以竹籃子吊上去,才能進城。
光復後,大南門被重修成宮殿式建築,不過,石砌的城座、門洞還幸運保持原樣。
劉惠平表示,南門主「文運」,週邊有建國中學與北一女等學校。向西延伸還有一個小南門與南門相望,在五城門中,同一條路上有兩個城門,也只有南門與小南門。
她說,非計畫中興建的小南門,因建城門的經費不足,據說是當時板橋的富戶「林本源」家族捐建,方便板橋居民出入台北城。
文化局指出,小南門與其它城門封閉、肅殺的碉堡不同,是五城門中最小巧的一個樓閣式的造型,顯得秀麗、親切,像一座小廟,非常華麗。門額題為「重熙門」意謂盛世興隆,光輝普照的意思。
現在小南門被重修成宮殿樣式,不過,石構台座及圓拱門為原有建材造型,石工精而堅固。
為了讓城門更有可親性,文化局近日規劃將南門與小南門前的道路重新整併;民眾若想更了解台北府城門歷史淵源,可向台北市文獻會預約導覽,揭開城門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