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遶境(五) 行過一座紅長橋
【大紀元4月20日訊】當行溪州鄉的水尾村時,陽光逐遂温和,沿途有養鴨池塘,栽了一排木麻黃,幾座高聳的變壓電塔於斜照中,與持著旗的隊伍相映,成為一個極為強烈對比畫面。在上過一個陡坡後,視野豁的頓然開朗,一座紅色長橋於夕陽的彩光中,襯著田園綠疇,翩然的就延展在我們眼前。
那迤邐的橋身,遠遠望來就如一匹長虹引著我們,及而行近,但見巍然的紅色鐵架上,橫披了四個金黃大字——「西螺大橋」。
這熟悉不過的四個字,曾經佇留在很多人的心中,當它於1953年完工時,是遠東的第一大鐵橋,也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大橋。引孔桁樑,1939.3公尺長的橋身,即而在今日觀來,依然是綺麗動人。
有那麼一段時間,這座橋曾掮負南北運輸的重要大責,而在台灣農業發展時期,這裡也曾奔馳過台糖的小火車,形成了火車與汽車並駛的奇觀。據聞,那時遶境香隊行於此上時,都要快步行過以免阻塞了交通。這樣的狀況直到時空演遞,及至新西螺大橋通車了,才整個改觀。而今行於這座美麗的橋上,不必再栖栖皇皇,盡可悠閒漫步,甚而於橋樑之間,襲著涼風欣賞溪畔落日美景。
與橋相偎的是綿延數百里的濁水溪,這條台灣最大的溪流自古以來就被做為南北的分界線。日據時代的「南糖北米」政策就是以這條溪流為界,而於更早的清末,當英國長老教會來台傳教時亦曾以此溪隔分做南北教會。時空至今,雲林與彰化二縣也是以此做為分野。
這條蜿蜓的溪流曾灌溉過無數良田,且因其蘊含豐富的矽酸鎂,也促成了溪畔地區的水稻發展,名聞遐邇的濁水米即由此衍出。
這條溪也為隣岸的西螺,贏來「米的故鄉」雅號。
這樣的一座橋、這樣的一條溪,截然的劃分了南北,也截然的將氣候風土人情做了區隔。
當我要步過這美麗的大橋時,特地看了一下腕上的手錶,時間是下午的5點30分。由於此際已近黃昏,陽光不再炙熱,復有涼風自寬闊的河床吹來,因而行於其上頗覺愜意舒暢。許多行走的香隊隨員就在此間歇息,一些媒體或影像工作者更於此地大肆獵影。
因為想確知走這座橋要用多少時間,我的腳步始終未曾停下。即而如此,我也不忘為所處的時空做下紀錄。
就這樣從橋的這端到彼端,我共走了30分鐘。
就像橋的美麗一樣,我也走了一次美麗的步行。
<小資訊>
西螺大橋
台灣早期防洪設施闕如,而緣入夏多雨,常導致山洪暴發,釀生水患。濁水溪亦嘗因此氾濫成災,造成下游百姓身家性命危險及財產土地的流失。於30年代,西螺地方人士乃而共組「西螺架設濁水溪人道橋同盟會」,綏請當時之日本政府造橋,日政府亦認有此必需,遂於1937年10月動工興建,後因太平洋戰爭而停工。戰後政權移轉,國民政府復於1952年5月再建,而於1953年完工。
西螺大橋修長優美,以鋼鐵為架、水泥為墩,全長1939.3公尺,寛7.32公尺,由美國懷特公司設計,而由國人施工。大橋完成後,連結了當時台灣南北交通,也帶動了地方之繁榮發展,為50年代國家的重要建設。◇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