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海門天險氣勢雄偉 一級古蹟二沙灣砲台

【大紀元4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卞金峰基隆市二日電)台灣國家一級古蹟的基隆市二沙灣砲台,又名「海門天險」,採用傳統中國城門築法,依山而建,氣勢雄偉;中英鴉片戰爭,清軍為防英軍入侵台灣,依地形在二沙灣山上建造砲台,之後砲台被毀,現今所見是由劉銘傳所建。砲台內有東砲台、北砲台區、古井、營盤區及城垣等。

基隆二沙灣砲台城牆用石塊疊砌而成,城牆基地易掩護,又有大砲把關,顯見當初建設的戰略構思。//中央社

二沙灣砲台位於基隆港東岸,是一個抱山式砲台,一九七九年,基隆市政府規劃整修,並於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訂為國定一級古蹟。全砲台區可區分為東砲台區、北砲台區、古井、古墓區、通道階梯、營盤區、大城門、城垣、下山步道等。東、北砲台區在劉銘傳時代原有八座砲,可防守基隆內、外港。

清道光二十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英軍意圖入侵台灣,當時台灣道姚瑩以基隆港口寬深,乃根據地形,在境內正對港口的二沙灣山上建造砲台,築大小砲墩八座,砲台城門上懸有「海門天險」石刻方匾,並派兵駐守。現在的二沙灣砲台,根據記載是一八八四年,劉銘傳帶領「銘軍」抵達基隆,第二天法艦就跟蹤而來,雙方在基隆大沙灣展開激烈砲戰。一千餘官兵在劉銘傳率領下擊退法軍,今天列為一級古蹟的基隆二沙灣砲台,便是當年劉銘傳所建。

劉銘傳初到基隆督戰,採用在隱蔽的大沙灣與二沙灣之間的山崗上建造海口防禦砲台,附近港域內的船隻動靜一目了然,又有天然的地形地物可掩護砲壘,與位於外海口門的社寮、白米甕構成鐵三角防禦網。而海門天險屬於「高地砲台」中的「抱山式砲台」,兩砲台區 建在地勢較高的臨海山頭,營盤設計在背海面地勢較低之處,海上來犯敵艦的砲彈只會打到山崗向海的一面,或越過山頭落到谷底,很難擊中營區。

當年,英國艦隊遠征中國,清軍戰敗,英國開口割讓香港,但清廷未允,英軍決定在中國近海建立軍事基地,於是看上台灣,以取得制海權與補給。為此,清廷派姚瑩來台灣基隆建砲台,以阻止英軍攻擊。英人開到基隆外海要求補給燃料(煤)、食物與水。但姚瑩不肯 ,英軍就攻擊基隆,終被姚瑩擊退。一八七五年,清廷正式將基隆定名,取其「基地昌隆」之意。

東砲台區方面,有包括兩砲座及一個彈藥庫,砲座包含子牆與砲基兩部分,子牆約成ㄇ字型,主要功能是掩護砲座內兵員與裝備。砲基大致呈半圓形,為砲架置放處,以鐵水泥攙小石頭「逐層封築」而成,面積較大的砲基上置有一仿製美式阿姆斯壯十二吋前膛砲。據日據時期台灣北部施政紀實所記載,海門天險配備火砲有八吋徑英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一尊、六吋徑英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二尊,所以現置於梅園的八英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很可能就是原來放置於此的火砲。

而砲台之間,在彈藥庫後方有土堆式隔堆,是以三合土築成,可以有效隱匿與保護砲台及人員。但子牆內未設置儲彈孔,是五大砲台區所僅見。

二沙灣砲台另一仿古移動式前膛鑄鐵山砲是仿嘉慶年間的贗品,此砲內徑十二公分,砲身亦有三層套箍,有砲耳、門眼、砲鈕,砲尾為尖錐形,也放置在二輪木製砲車上,陽鑄銘文則寫著:「嘉慶十九年仲冬奉憲鑄造台灣水師協標右營 大砲一位 重壹千五佰觔」。

由二沙灣砲台可以俯瞰基隆港外港與一部分內港,遙望遠處,白米甕砲台、光華塔、正濱漁港等均一一映入眼簾。而白米甕、社寮島、二沙灣就是昔日所稱捍衛基隆港的鐵三角陣地。在北砲台區通往營盤區的路邊,有一口古井,這口古井是基隆五大砲台中唯一的地下水井。

古墓是位於東砲台區的山邊,共三座,以前是埋葬清代光緒年間駐防兵勇的遺骸,墓碑隱約可見河南、銘字中軍等字樣,可見是劉銘傳的部將。墓碑碑文陰刻字體豪放,據說是以配劍刻成。

大階梯部分,營舍有小山丘的屏障,安全性大為提高,但是到砲區的距離也相對的提高,為了使士兵們能快速且幾乎同一時間就戰鬥位置,階梯做得相當寬闊。由於斜度大,階面小,上階容易,下階難。

另外,在雉堞與馬道方面,城牆上用石塊疊砌而成的突出物稱為「堞」。為使兵員易於隱蔽並可改變射角,將「堞」設計為外寬內窄,俯瞰猶如雉尾,故稱為雉堞。城牆內雉堞前的走道稱為「馬道」,古時將領騎馬巡視戰況的通道,二沙灣砲台的城牆短,毋須騎馬巡視 ,馬道用於堅固城牆,或可供射手蹲射之用。

「城」的功用在於保護城內軍民,是敵人進犯時的兩軍對決之處,城門、城牆的設計必須考慮到軍事用途。但是二沙灣砲台是一座砲台,而非真正的「城」,與敵人的主要戰線在海上,敵人會從城門進攻的可能性相當低,在此城牆的主要功能應是做為圍牆之用,之所以 會建成「城」的形式,用意應有兩點,就是氣勢非凡及承襲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