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金改 台財部:依審慎評估綜效原則運作
【大紀元4月16日報導】二次金改何去何從專題五之二(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十六日電)行政院日前宣布二次金改調整步伐,金融改革第一階段如期目標,但第二階段金控減半目標不再限時限量。財政部指出,確定的整併案,將依時程如期推動,其他未來將依據審慎評估、尊重市場機制,與注意綜效三原則運作。
對於行政院要檢討調整二次金改,財政部公股小組認為,二次金改財政部主管部分,也就是二次金改第一階段公股銀行減半目標,已在去年底如期達成,而金控減半不再限時限量的決定,對財政部影響並不大。
財政部公股小組指出,已經確定且公開過的整併應該不至於改變,時程也如期推動,如農民銀行與合作金庫的整併、兆豐金控買下台灣企銀26%的股權,將台企銀變成兆豐金子銀行,以及台灣銀行與中央信託局的合併等,都會依據時程繼續進行,最慢明年六月這些已宣布的整併動作可望完成。
然而,基於行政院要檢討、調整的政策立場,未來攸關公股金融機構的計畫,如正由土地銀行委託評估中的台灣銀行、土銀與中信局的整併,以及公股金控的整併等,公股小組表示,未來會依據審慎評估、尊重市場機制,與注意綜效三原則運作。舉例來說,如果涉及公股三金控兆豐金、第一金與華南金的整併沒有綜效,就不會考慮進行。
不過,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指出,財政部第一階段目標雖然形式上完成,然而,這些整併有無綜效才是重點,也就是說,整併後的組織改造,後端人員過多的精簡;會計、財務、資訊系統的整合等能不能成功,企業文化可否真正融合這類問題,才開始考驗這些公股金融機構,結果如何,恐怕也要等兩、三年才能定論。
面對政院的新政策方向,林向愷認為,公股銀行整併後剩下來的已經不多,目前可說只剩台銀、土銀與合庫。這些公股色彩濃厚甚至是公營的銀行,除進行組織改造、提升競爭力外,不一定要全部民營化,因為未來還須持續負起政策任務。
至於公股金控部分,林向愷認為,在政院提出新政策方向後,相關主管機關的首要工作不再是數字,而是營造一個健康又可鼓勵主動整併的環境。他說,金控整併還是該走的路,只是不用限時限量達成,所以,主管機關應該把環境構築好,讓市場自動走向這個方向。
林向愷指出,金控整併的目標本來就非常難,因為業界都寧願當雞頭也不做牛尾,不願意被合併。所以,政府營造的環境,不只是法規健全、讓市場功能可以徹底發揮,還得進一步做差異化的管理,鼓勵好的金控去併別人,讓經營不好的金控也瞭解不是做好做壞都可適用一套標準,進而讓別家金控合併。如此一來,金控就可朝良性且自主整併進行。
同理,林向愷說,公股金控在健全市場化機制下,如果經營的好,就可去併別人,經營不佳,只好讓別人併。公股的三家金控現在都是民營化上市公司,政府的公股只要扮演好股東角色即可。
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葉銀華也指出,面對行政院政策的轉變,公股只要持續往提高效率、競爭力的目標努力即可,讓整個市場機制、法規環境先健全起來,所有金融機構將可自然運作成長。